春风又绿汉江岸(三等奖)
□汉中市第九中学九年级:唐诗文
1
灰蒙如一枚针织成了一张大布,盖在了空中。云没了本来的色彩,与天空混在了一起。昏暗仿佛将一切卷在了一起,就连光芒也化为了暗淡。滚滚浓烟不断袭来,它们不再是袅袅炊烟,而是一只只狂妄至极的野兽,在空中任意地“肆虐”。
俗话说“青山不老,为雪白头”。如今雪不曾留恋。青山却显的格外“沧桑”,头上仿佛盖上了一层“死灰”。林间的鸟鸣早已不见踪迹,有的仅仅是斧头的挥霍声和振人心弦的电锯。。声。一棵棵巨树倒下的声音如意颗颗石头砸在青山心底,哀叹不已。而那些伐木工笑容满面搬运着“劳动果实”。
水平如镜,因风皱面。风不知去向,江面本应该做她的窈窕淑女,而今却多了几分忧愁。远看江面,仿佛刹那间一朵朵莲华绽放,可近观,却是塑料垃圾“点缀”其中。水的忧愁谁能懂?唯有汉江与共愁。水没有了顺流而下的豪迈和雄姿英发,而是被这些垃圾碰的跌跌撞撞。忽然间,一个可乐瓶划过天空狠狠砸向水面,原本已滩平静的水顿时犹如“妻离子散”四溅而出。
这时,岸边响起一个“天真”的声音:“看,我扔得多远!”这是一个孩子在打水漂。地面上到处“流浪”着垃圾。烟头这里面的一大巨头,无处不在,有的甚至冒着点点火光,似乎随时干一番“大事业”。小草不知何时戴上了新的“帽子”——塑料袋。野花好像所回了土里,不想与这个陌生的地方打交道。到处游玩的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小孩子们仍在草坪上“活蹦乱跳”。远方是一座座工厂和楼房的“崛起”,丝毫没有给生态喘息的余地。
世界变为了黑白二色。汉中内心深处下着大雪,雪又结成了厚厚的冰。仿佛再也不会融化。“永冬”加快了脚步。在寒冰深处,却有一朵“明花”,虽被冻结,却不曾凋谢,仿佛一直在等重新绽放之日。
2
寒冬慢慢消退。打前年起,这座临江的城市开始创建节水型城市。
天空逐渐褪去了灰蒙,云朵仿佛重新淋浴过一般。几缕阳光透过云层钻了进来。浓烟没有了援军,很快被强风击溃。
青色的笔墨开始重塑山的形貌。山间响起了鸟鸣。原先被砍掉的树干旁长出了新的幼苗 。原来,人们开始了植树。铁锹挖泥土的声音成了青山最大的慰问。新翻的泥土味仿佛带着春的气息,阵阵清风好像对眼前的一切许久不见,悄悄停在了幼苗上。孩子们提着水壶浇灌这些幼苗。山上隐隐约约多出了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字:禁止乱砍乱伐。
原本浑浊漾起了几分光泽。水里的垃圾越来越少,给阳光留出了余地。水面霎时波光粼粼,仿佛披上了朝霞。流水没有了阻碍,再次演奏出了“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游客们不再把汉江当做“天然垃圾池”。或许,水流和谐的音韵就是汉江的谢礼吧?
地上垃圾越来越少,烟头不再“肆意妄为”。草坪也被围上了栅栏,有了一个安心的家。野花见状,也开始争先恐后地绽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那些随意排放污染物的工厂也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汉中内心的寒冰融化了,那朵明花开出了不朽的魅力,一切仿佛得到了重生。
3
天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绽开了美丽的蓝色漩涡。白云悠悠,是那么轻盈、洁白,无忧无虑飘在空中。阳光在空中到处乱跑,带着温暖的气息,伴着徐徐清风,将暖意带到了整个汉中。
两岸青山,四目相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高草绿,清荣峻茂,趣味无穷。山间小路,柳暗花明。生机四处,昆虫低吟。游人乐在其中。
江水像换了新衣,清澈见底,如一块翡翠回映着高空。水中更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江面水平如镜,胜似“潭面无风镜未磨”。游人也越来越多,有“闲来垂钓”的,有欣赏美景的,就是没有丢垃圾的。
阳光终于再次“完全”撒在了地上。地上陆陆续续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垃圾箱,每样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野花遍地都是,五彩缤纷。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时,只见一个孩子捏着一个空瓶,从头到尾没有松手。直到找到一个黄色垃圾箱,丢了进去,才离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揉”在了一起。这就不亚于画中仙境吧?或许,人们意识到了,只有将生态发展起来,经济才能打下最稳定的根基。
幽影布空,明月出宫。春风又绿汉江岸,明月再颂古城眠。一切都预告着:汉中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