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汉中(三等奖)
□镇巴县赤北初级中学八(1)班:罗奥
□指导老师:陈学明
美丽汉中是梵高的一幅印象派画作,不同色块层层渲染,铸造了古代汉中的文明、现代汉中的文明——题记
曾几何时,夜里梦回汉中,朦胧中,为那座古城蓦然回首,为那段斑驳岁月里的一条条栈道、一位位历史名人感慨万千,是他们创造了汉中的古代文明,而今又演绎着汉中的现代文明。文明汉中在我心中的印象变成了几个色块,它们散发出从古到今的芳馨。
汉中城
“云栈屏山阅日游,马蹄初喜蹋梁州”。思绪像眼前的樱花般纷飞,落入时间的旋涡。掀开马车的门帘,我缓步走向那座凸起的建筑——古汉台,嗅着空气里弥漫的花香,吸入鼻中呛而痒。推开那厚重布满沧桑的木门,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如同展开的荒古画卷呈现在我眼前:翠绿的琉璃瓦、红色的漆木柱、白玉般的砖拼成了几座华丽的楼阁,仙人不会居住在这里吧?摩挲着历经风吹雨打的木制栏杆,感受那千百年的文明历史;听着风轻抚皂荚树叶的沙沙作响,领悟史书上风骚人物的文明与智慧;走着历代知府踏过的青砖,看见昔日他们奔波繁忙的身影。来到武侯祠,恍惚间,我走进一间书画陈列室,“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的孔明先生在每一幅画里视端容寂,看着《三顾茅庐》这幅画,不禁想起数千年前的那场鹅毛大雪,那茅屋前的三道身影,那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啊!他在这历史文明中荡起层层涟漪,久久难以平息。又来到石门栈道,抬头仰视,十三石门上笔走龙蛇般的碑文如千丝织成岁月的文明,斗折蛇行的褒斜栈道模型让人想起汉王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建立大汉王朝的深邃谋略。穿过幽静的竹林,庭院里落花似海。一阵清风拂过,原来,历史是古老的黄色。
汉江水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依稀记得,那天夕阳西下,我沿着汉江边的小道独自散步。极目远眺,那宽阔而不知尽头的汉江在地平线的尽头与天空、高楼混成模糊一片,成为一道云雾飘渺的水幕,挡住了令人唾弃的野蛮,留下的是白玉无瑕的汉江水。看着脚下微波粼粼的江面,幻想天上仙人该用过它照衣冠吧?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金色的汉江如同一条质地轻柔的丝带,携着一江文明之水向东流。隐隐约约间,对岸被毛笔点出一个黑点,它穿过江水朝岸边移来,轮廓一下变得清晰,一条小舟上站着两个身穿救生衣的人,只见他们手持漏网在江中来回舞动,身体却没有丝毫晃动,稳如泰山,船桨左边的人奋起一提,水面被溅起水花,升起又落下,仔细一看漏网里是一些枯树枝、落叶,这时我才明白,他们是在捞取汉江里的垃圾。看他们面容憨厚,我友好地与他们打了招呼,从交谈中得知,他们坚持做这件事一年多了,看着汉江的水越来越清,他们像母亲一样打心底为自己的孩子高兴。告别了他们,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影,心里多了几分异样的感觉,正是这些平凡的汉中人,才建设了汉中的生态文明。一阵清风拂过,明净的汉江泛起了涟漪,原来,汉江水是天然的青色。
汉中人
“绿叶衬花花百茂,红花映叶叶干笼”我又走在一条不知名的街道,一对母子的对话声像静谧森林里闯进的梅花鹿,打破了四周的沉寂。那个孩子童话般的声音响起:“妈妈,这朵花好漂亮啊!我可以摘下它戴在头上吗?”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不禁为那枝头上芳香扑鼻的花朵感到悲哀,因为她们马上就会被残忍地夺去生命,无法继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但那为母亲的行为让我完全没有想到,她蹲下身来,轻柔地说:“楠楠,不可以,如果你摘下了花,别人就失去了观赏它的机会,这样吧!我们与它合一张影,把美丽留下来。”小男孩似懂非懂得点点头。我原本沉重的心因这对母子文明的言行变得愉悦了,嘴角露出忍不住的微笑。作为一个汉中人,我发自内心地为他们自豪,汉中,果真是“汉人老家”啊!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没有让大家失望。看见他们需要人帮忙拍照,我乐意地走过去,为他们定格了这永恒的一刻,咔嚓!汉水之源啊!您用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世代儿女,他们定会成为您的骄傲!一阵清风拂过,花朵在风中摇曳,原来,汉中人是文明的橙色。
这就是文明汉中的印象画,我要用饱含深情的文笔去赞美你那从古到今绵延不断的文明,并让文明汉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