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幸福园,共享汉中美(网络最佳作品奖)
□西乡县第三中学八(3)班:陈婉滢
□指导老师:杨丽月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我的家乡汉中市考察。在汉期间,他亲临天汉湿地公园和汉中市博物馆参观指导,要求我们在保护好汉江水资源的同时,也要守护好博物馆为载体的中华汉文化。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令无数汉中儿女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让我们每个汉中人又多了一份共建新福园,共享汉中美的责任与使命。
汉江之畔,目之所及,远山如黛,近水清浅。这份幸福,触手可及,这份和美,造福天汉。三千里汉江,浩浩荡荡,一路向东,两岸并秀,风光无限。天汉湿地公园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包括自然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132万平方米,是一处集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区。这里水质优良、水草丰茂,是各种鱼儿鸟儿的安乐窝,这里景色秀美、环境宜人,更是汉中市民的幸福园。
而谁能想到,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近年来,在国家南水北调的战略部署下,汉中市始终秉承“一江清水送北京”的责任使命,致力于汉江水源保护,除开建设天汉湿地公园外,我们充分依托河(湖)长制,加强汉江流域综合整治,长效开展碧水“保卫战”,坚决关停取缔沿岸一切可能造成汉江水质污染的工矿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持续对沿江绿地、河堤、水体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有了今天这般如诗如画的美景和舒适惬意的环境,而这一切又岂非朝夕之功?这一切既体现了汉中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怀,更彰显了汉中这座城市服从于国家战略“舍小为大”的使命担当!
汉中之美,千姿百态,琳琅满目,除去隽永灵秀的生态之美,更不乏磅礴深邃的文化之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走汉中犹如在文化中穿行,俯仰之间皆能与历史邂逅。这里,是汉使张骞的故里;这里,有汉将班超、张飞的封地;这里,有“明修栈道”的遗迹;韩信在这里受封拜将,曹操在这里挥毫泼墨,诸葛孔明在这里运筹帷幄……汉文化无疑是汉中这座城市的象征,而汉中市博物馆则是汉中这座城市最亮眼的名片。以“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组建而成的群落式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正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恰如一名来自远古的使者,细致地讲述着那个朝代的故事,倾力地诉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5000多件馆藏文物不仅重现了汉文化的波澜壮阔与绚烂多彩,也昭示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与薪火相传。
近年来,随着汉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职能部门和全体汉中市民的积极参与,全市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工作方兴未艾、欣欣向荣,各县(区)陆续建设博物馆,许多学校开设了汉文化社团,学生们积极崇尚学习汉文化,各个旅游景点,更多身着典雅汉服的身影穿梭其间,汉文化已在天汉大地蔚然成风。无论是天汉湿地公园,还是汉中市博物馆,都只是我们汉中人与汉江、汉水、汉文化和谐共生,荣辱与共的缩影,也是我们汉中人崇尚文化、尊重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怀与责任。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是一种肯定,一种鼓舞,更是一种无形的感召,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心中的使命与肩头的责任。“共建幸福园”不只是一句口号,不只是一场运动,而应是植根于每个天汉儿女灵魂深处的思想自觉与想行动自觉。“共建幸福园”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好汉江、汉水和汉文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付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努力,让我们携手同心,立足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责任,用我们的努力去把汉中建设成更加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