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真实历史上的明朝军队,有多少人能装备盔甲?
Published:2018-11-11 10:18:38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由于战绩糟糕和表现差劲等原因,明朝军队的装备一直被人不断吐槽。其中又以全军的披甲率最为引人瞩目。支持者认为,明军在大部分时候,拥有可达90%的披甲率。反对者则声称,大部分明军是轮不到装备盔甲上战场的。那么,两种大相径庭的说辞,哪个更符合历史真相?其实,这都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种表述!明朝的军备问题 有很大部分源自顶层设计
要弄清明军披甲的多寡,就先要明白当时的武备装备供应机制。从立国开始,朱家天子的地盘上就以实行摊派制度为主。他们学习之前的蒙古习惯法,将所有的工匠都归类为相应的户籍。除了继续做工匠外,当事人及其后代不被允许轻易改行。
若所在地的军队需要更新装备,武官还不能直接下达订单。他必须先向上级报备,再由朝廷通过后拨款,指定所需盔甲、刀剑、枪矛和弓弩的数量。最后才派给各个匠户的作坊。

明朝开国就订立的制度 让所有机构都如同老牛般迟缓

虽然制度拥护者认为,这样可以在理论上用最少的成本给军队提供足额的装备。但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上下反复的行政指令下达,不仅耽搁时间,也会耗费财政支出。所以,很多古代世界的军国主义执行者,都会给地方设立较为简便的决策与仓储制度。幅员辽阔的帝国,更是会给地方大员以必要的自主决策权。
但明朝根本做不到以上两点。从朱元璋开始的几位开国皇帝,为了保证自己对各级的掌控而不得不设立反锁的行政机构。这些机构的目的,并非为了提高效率,更像是对权力的互相制约。同时也是对执行人的相互监视。
在阅兵式与仪仗队身上 明军的盔甲可谓光鲜亮丽至于负责制造武器的行业本身,通常是下达巨量的制造订单。这样的好处是将匠户都束缚在朝廷控制的官营机构,并用巨大存量来抵消决策迟缓给军队可能造成的战备不足。
遵循着质量与数量成反比的铁则,明初的仓库里就已经囤积着大量粗制滥造的盔甲。在这个表面光鲜无比的阶段,明军有着十分充裕的盔甲储备。可实际战斗中,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甲胄。明朝的
大部分对手 在体量和装备上都还不如他们

再加上北元的消亡,明军的主要对手换成流窜在边境的蒙古小部落。与这个级别的敌人对抗,完全不需要多么精良的甲胄。训练不足的士兵,也会觉得披甲是影响自己作战的多余负重。所以,许多盔甲被制造出来后,就一直躺在仓库里吃灰。后世的明粉,却可以根据遗留的行政记录,直接推算出惊人的披甲率。
再者,明朝的财政状况在开国后便每况愈下。朝廷逐渐无力支付大量的制造费用,不得不将订单的规模一削再削。这就迫使明军不断用以前锻造的旧甲充数,在装备质量上稳步走低。
士大夫的抢班夺权 彻底扼杀了明朝体的制内技术活力更糟糕的是,文官士大夫集团的弄权和儒家意识形态的僵化,都将匠户的地位打压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生活日益困苦的匠户,又因为明朝的祖制而不能脱离体制。只得在浑浑噩噩中丧失了起码的工匠精神。这直接导致许多武器技术的失传,以及包括盔甲在内的所有武器质量降低。
就是在这种没资金没技术的背景下,库存里的旧盔甲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以至于名将戚继光会感叹:明军的甲胄烂得令人发指!一片普普通通的甲叶,只有几个洞都算过的去了。在南方同倭寇作战的

明军 大部分不能拥有合格的护甲

当然,明军的盔甲数量在账面上依然非常漂亮。只是质量低下都不可能让士兵有使用它们的欲望。在西方二手武器传入的16世纪中后期,仅仅使用早期版本的轻型火绳枪,就可以在百米外击穿明军的库存盔甲。在更近的距离内,这些的粗制滥造护具,也不能有效抵挡旧式弓弩带来的损害。很多部队索性就将盔甲继续留在库房里,转为依靠改造的马车作为战场上的遮蔽物。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穿上那些铠甲。
在著名的松锦战役后,清军清点明军尸体,发现死者的披甲率不足三分之一。但这些披甲率低于30%的败军,已经是明朝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野战军。留在内地的其他次级部队,连这样的低劣的装备率都没法保障。这就怪不得会有人认为,大部分明军在战场上都“无甲裸奔”。
明军在开国不足百年时 就被迫用特殊车辆来替代盔甲最后,随着网络资讯的发展与历史读物的电子化,关于明军因火器发达而主动放弃盔甲的言论,也一度甚嚣尘上。
然而明军从来不是一支以火器见长的军队。结合前文所述的军备保障制度,你就不难想象:明军一定在账面上保有巨大的火器存量,但在实际运用上乏善可陈。明朝的火器不仅技术滞后 而且和盔甲一样粗制滥造,哪怕在个别战役中凑出超额数量的枪炮,也只是给自己壮胆多过对敌人的杀伤。这个问题在面对蒙古小部落时并不明显,在遇到早期西方探险团后才有所暴露。到直面可以熟练运用西方二手火器的满清,便屡屡造成明军的雪崩式溃败。
在近代早期的世界各地,盔甲技术一直伴随火枪进步而做最后的提升。无论是西欧地区的新式板甲,还是中亚西亚的重型板锁甲,都较之前有很大进步。唯独使用最差火器的明军,逆时代潮流的超前淘汰甲胄,说出来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明朝军队的护甲数量,究竟是充沛还是贫瘠?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因为只要没有大规模战事爆发,账面上的数量就足以独步全球。但一遇到事态爆发,则实际效果还不如一个地区小邦。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