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高登义--追寻大香格里拉精神
Published:2015-12-10 11:21:24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Summary:近年来,党中央倡导建立中国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是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党中央倡导建立中国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是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坚决贯彻党中央科技兴国和科学普及的战略决策,要求所属部门的工作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服务,为全民科学普及做出贡献。
  2002年5月,川滇藏三省区领导、有关部门及有关学者在拉萨举行讨论会,就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条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一致认为,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地区具有独特美丽的自然条件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理想的天堂所在地─大香格里拉地区;会议达成共识:川滇藏三省区要尽快组织起来,联合实施中国这一大香格里拉地区生态旅游的科学调查、共同建设与合理开发。我应邀出席了这次讨论会,做了题为“大香格里拉地区形成原因探讨”的专题报告,并和与会者一起探讨了有关“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会议期间,川滇藏三省区政府领导,尤其是西藏自治区领导在大会上明确表示,希望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像过去组织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一样,组织中国科学家进行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重点对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的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科学考察,希望对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响应党中央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落实川滇藏三省区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于2006年10月-12月间对中国香格里拉区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
  这次考察活动旨在落实“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实施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合作的专题纪要”精神,为川滇藏三省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认识中国香格里拉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这次考察活动跨越川滇藏三省区八个地州几十个市县,涉及自然、社会、人文、宗教等十几个学科,历时近50天,是一次大型综合(自然和人文)科学考察与科学普及结合的活动。
  中国科学院和国内有关科学家曾经在这些考察区域进行过多次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可喜的科学成果。此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是在前人科学考察的基础上,着重考察研究大香格里拉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大香格里拉精神,大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为此,此次综合科学考察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中心的知名历史、人文科学家,加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在诠释大香格里拉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研究大香格里拉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走进大香格里拉
  2006年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在重庆九州SOD有限公司的赞助下,我与知名科学家刘嘉麒、杨逸畴、李明森、张文敬、张柏平、旦增等科学考察人员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川、滇、藏交界地区进行大型综合科学考察。
  在参加此次科学考察中,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们走进了真正的香格里拉。
  2006年11月5日上午,在我们听了一位前木里县旅游局局长关于木里北部山区神奇的“雄鹰谷”介绍后,都觉得木里县境内值得考察,尤其是“雄鹰谷”。然而,由于今年雨季公路塌方,不能乘汽车到稻城,全队10辆汽车只好经由西昌绕道而行。我和中国科协的沈爱民同志设法乘摩托车到稻城,途经四川木里县北部地区考察,并了解“雄鹰谷”的一些情况,为今后开展科学考察打下基础。
  这里交通不便,通讯条件很差,乡政府对外联系是靠每天两次定时的电报。“雄鹰谷”是外界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当年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也没有福气光临这块土地。
  我们由木里县科技局李局长陪同,沿着木里河谷驱车来到公路通行汽车的终点-木里县唐央乡,从那里转乘当地农民的摩托车,朔江而上,然后再翻山西行,去四川稻城县。在沿途考察中了解有关“雄鹰谷”的情况。
  越野车在崎岖的木里河谷中缓缓爬行。下午三点,久旱的木里突然下起雨来,但见山头逐渐积起了雪。由于天气不好,当晚没有到达东央乡,只好住在离东央乡30里地左右的木里县三区政府所在地。
  6日早晨7点,我们在雨中赶紧找地方买雨衣雨布,准备在雨中慢慢前进。司机隆布的老家是木里的布朗乡,也就是我们要翻山去稻城必经的地方。他见附近山头已经积雪,担心山口积雪太多,明天摩托车难于翻过雪山口。他把他的顾虑暗示了我。我对爱民说:“深秋的雨不会下很久,明天雨会停”。其实,我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也许是对司机顾虑的回答,也许是自我鼓励吧。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不能打退堂鼓啊!
  从三区到唐央乡,雨中的山谷,不时可见稀落的小村庄,在深秋的红黄绿叶衬托下,分外美丽;山的高处下着雪,森林被白雪装扮,与其下部红黄绿相间的秋色构成了美丽和谐的人间天堂!我们不时地拍照,尽管天仍然下着雨。
  10点,我们到达了唐央乡乡政府所在地。它远离公路,在一个小山上。等了一会,乡文书接待了我们。
  我们先访问了有关“雄鹰谷”的情况。得知,从唐央乡的政府所在地出发,沿木里河谷朔江而上,一天即可到达唐央乡的丁央村。从丁央村骑马1-2天,翻过10来座3000多米的山口便可到达雄鹰寨。从雄鹰寨出发,翻越海拔4300米左右的雄鹰岩就能够进入雄鹰谷了。据说,在雄鹰谷,生活着数百头雄鹰,每年往返于西藏和雄鹰谷之间。看来,组织一些猛禽专家和自然地理、生态学、气候学家、摄影家来雄鹰谷科学考察很有必要。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不是不可克服!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找到摩托车,晚上赶到布朗乡,再到稻城,与大队汇合。有县里的局长在,应该很快解决问题,我想。
  然而,由于山上下雪,摩托车行走困难,老乡不敢带我们走,没有人敢于应此事!文书很着急,东奔西跑地找人。好不容易找到两个家住东朗乡在这儿修摩托车的小伙子。我们需要四辆摩托车,还缺贰辆。文书说不好找,路不好走,人家不愿意去。我们请文书再想办法。一个小时后告诉我们只找到一辆摩托车,但要加价。其时已12点了。昨天曾在三区政府所在地通知稻城那边12点至14点来车接,现在显然不可能了。这儿电话不通,着急也没有用。一直等到13点,总算出发了。
  我一生第一次坐摩托,又是在雨中,在如此泥淋的山谷中。我心里很不踏实。从唐央乡政府所在地出发,大约有1千余米路一直下陡坡,我背着我的电脑笔记本,感觉自己的重心不稳,左右摇晃,两足也踏不牢,在泥淋的路上,我与驾驶员总不协调,他不时提醒我“不要动”;我两腿紧张得抽筋了,我咬牙坚持着。好不容易走到公路上,坡度稍小了,腿才不抽筋了。
  刚走出10来公里,我坐的那辆车链子断了,爱民的那辆车只好返回来修车,他步行往前走,我陪着修车。由于没有备分车链,他们沿路返回找车链子了。我只好一人在林中守车等候。寂静的森林突然显得那么幽深,安静得让人感到时间过得太慢、太慢……我透过树林缝隙,望着狭窄的蓝天,寻找蓝天中偶尔出现的云彩,聊以自慰。
  他们终于回来了,我好像等了好半天,其实,才40多分钟。
  车链修好后,继续前进。我们先沿着木里河河谷向上游走,在一个叫唐若庚的地方向左翻过一个山口。山口上积雪深,爱民的车打滑,下来推车,摔了根斗。就这样,走走停停,到达山口时已经是下午3点20分了。(回京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到达山脊时出了问题:爱民的手机由当地陪同的司机隆布带着,正巧在山脊上有了手机信号,也正好爱民的夫人打来了电话。隆布打开手机接听,信号突然断了,他只好关机。这麻烦了!爱民的夫人认为,我们两人被绑架了,连手机也落人他人手中了。于是,给协会办公室报道了这个坏消息。由于我们有一天半的时间手机无信号,问题就闹了一天半。)
  在快要接近山口时,我的那辆摩托车不行了,爬不动。我让司机自己开上去,我徒步而上。此时,我回头一看,好极了!山谷云海茫茫,雪山在云中时隐时现,阳光洒在雪山和云海上,真是雄伟壮观!再往西看,西射的斜阳穿过森林,给林海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翻过山口后,太阳慢慢下落,我们的车也加快前进了。现在,我已基本适应乘坐摩托了,左手轻轻搭在驾驶员肩上,右手举起相机拍照,把沿途的美景留驻!
  就在我们快速下坡的时候,一辆摩托车的车带扎破了,需要补带。我们在昏暗中补带,我的小刀被借去使用。时间迅速过去,看来是修不好了。他们改变方式,我和隆布坐一辆,爱民一辆,带子破的那辆摩托车只带行李。我们在黑夜中快速前进。大约夜里七点,我们来到隆布的一位朋友家,更换了带子破的那辆摩托车。
  刚刚离开这个村庄,那辆表现最好的摩托车没有油了。大家停下来,从另一辆摩托车中取油来补充。然而,不幸的是,没有带油箱的钥匙。几个小伙子群策群力,撬开油箱盖子,总算加了油。其时,大家虽然冻得发抖,也只好启程赶路了。
   大约夜里八点,我们来到隆布的弟弟家。从这儿知道,稻城来接我们的车一直等到下午六点才回去了,因为他们认为,我们不可能在雪后翻过山口。我们又冷又饿,喝了一碗热奶茶,烤了火,我们又出发了。我心里想,但愿不要再出问题了。
  事与愿违,在离开隆布的家不久时,我的那辆摩托车的链子又断了,只好留下一辆和我们一起修车。
  没有办法,我们又改变方案,隆布乘坐一辆摩托车先去东朗乡联系,我和爱民徒步慢慢前进,等待东朗乡来车接。幸好苍天有眼,高原的明月为我们照明伴行,我们享受着这难得的高原“月夜行”,畅谈着未来大香格里拉的前景。我们正畅谈着,突然,一辆摩托车从我们后面赶上,停下来。原来那辆摩托车的链子一时还修不好,留在隆布的弟弟家继续修。我和爱民同坐这辆车,紧紧地挤压在一起,两人都不轻,把摩托车压得“吱吱”叫,摩托车艰难地行进。待我们到达东朗乡时,已是夜里九点了。乡书记等都在等着我们,我们喝茶、吃饭到睡觉,已是夜里十点过了。
  这一天的不断改变计划,加上无通讯条件,队里和北京都着急了。第二天到了稻城,收到若干条信息,都是担心我们昨天的安全。
  此次四川木里考察,为今后进一步考察雄鹰谷打下了基础;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又一次走进了香格里拉大自然的怀抱,又一次经受了人生的苦与乐、惊与险,回味无穷。

  大香格里拉形成原因
  大香格里拉形成的地理原因是三条水汽通道和复杂地形、深切峡谷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交汇复合,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和深切的峡谷并创造了三条水汽通道: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水汽通道。这些水汽通道以800-1500克/厘米·秒的水汽输送强度沿着这些河谷逆江而上,把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通过这三条水汽通道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其南侧形成了三条大降水带,一条影响西藏东南部及其南侧,年降水量达到4000-10870毫米,为世界第二;一条影响横断山脉西侧及中部,年降水量达到1000-4000毫米;一条影响横断山脉南部,形成自南向北的1000毫米左右的降水带。
  与之相应,这儿的热带纬度带向北推进了3-6纬度,在北纬30度的地方仍然分布着热带的作物柠檬、香蕉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切的山谷为动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儿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千万年以来的温暖湿润气候环境和众多的深切山谷,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有利环境,成为古老生物的“避难所”:树蕨、红豆杉等活化石随处可见;尽管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退缩,但这儿的海洋性冰川仍然得益于水汽通道在前进或维持;在陡峭的山地和深切的山谷中,分布着从亚热带到极地的自然风光;等等。
  上述这些为人类提供了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于是,人类选择这片理想的土地,邻水而居,择地而聚。由于这儿山谷深切,人们祖祖辈辈交流很少,天长日久便形成了多种民族居住的地方。人们淳朴地敬山、敬水,淳朴地亲近她、适应她,祖祖辈辈与山水同呼吸、共命运,构造了藏族祖先心目中的香巴拉,当代人类的香格里拉!

  如何亲近大香格里拉
  亲近和尊重大香格里拉,是人类与大香格里拉和谐共存的先决条件。鉴于大香格里拉形成的原因是三条水汽通道与复杂地形、深切峡谷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她的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就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水汽通道影响的某些(如台地)地区,这种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亲近她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在水汽通道影响的陡峭地形和深切峡谷地区,这种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只为我们提供了“敬而远赏”的条件。这就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个性,是我们与她和谐相处的前提。
  就目前认识的情况来看,梅里雪山就是大香格里拉中只能“敬而远赏”的地区之一。
  就像人人的心里都有一块圣地一样,自然界也应该有她的圣地,梅里雪山就是山地之中的圣地。所谓圣地,就是人们心里的敬畏者,就是要“敬而远赏”的地方。
  在梅里雪山及其临近山区,她既受三江水汽通道的恩惠,也受雅鲁藏布水汽通道的影响,源源不断的印度洋暖湿水汽和这儿陡峭的地形,创造了梅里雪山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带来了这儿高山地区几乎终年不停的降雪,这为雪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自然条件。
  在远离人类的山区发生雪崩,也许是大自然宣泄自己的一种表示,就像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原野里放声大喊高歌、手舞足蹈狂跳一样,没有影响他人,你何必去干预呢?你何必一定要在这种情况下去攀登、去显示你的英雄气概呢?
  在梅里雪山地区,我们没有她的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降雪资料,而只有她周围的贡山、福山和德钦三站的降水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在一年的12个月中,除了12月以外,各月降水量都在50-250毫米;即使在降水最少的12月,其各旬的降水量也在10毫米左右,且日降水量大于2毫米的天数平均在3天以上,就是说,在10天中至少有3天降雪。如果这3天以上的降雪均匀分布在10天中,就很难选择攀登的时段了;因为雪崩在降雪后的当天和第三天内最容易发生。另外,根据观测研究表明,在山区海拔3000-5000米的降雪量应该大于上述三站的降雪量,有利于攀登的日期就更难选择了。
  这既是梅里雪山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特点,但也是她不宜于人们接近的特殊条件,也许这就是她的神圣之处吧!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就心甘情愿地把梅里雪山尊敬为圣山,在我们的心目中保存一块神圣的境地,永远尊敬地远望欣赏她吧!

  大香格里拉精神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在《消失的地平线》里以喜马拉雅东端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提出了Shangri-la(香格里拉)这个词以及它所表征的优美、和谐、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艺术的创作与科学的描述已经将“香格里拉”作为美丽与梦想深深置入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的世人心中。而香格里拉作为一个词应是 “香巴拉”、“雄格里拉”等当地藏语的音译或衍生词,或者说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藏语也都表征美丽、神圣的人间仙境及梦想之地。“香格里拉”一词无论在译音上和内涵上都秉承了藏族当地语言和文化特征;艺术的创作和语言的扩展则使这一概念得到升华并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特别是大理-康定-昌都围成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大香格里拉地区),最接近名词“香格里拉”所体现的内涵与精髓。大香格里拉地区发育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极地、从湿润地区到干旱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景观类型,又具有峡谷、湖泊、森林、草地、寺庙、村庄融于一体的自然人文组合,在最大程度上给人们展示了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这里众多的高山与峡谷、白雪与绿水、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自然文化交响乐。“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满足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项标准,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人与自然完美和谐,为人类之杰作;数十个保留珍稀生物资源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数十个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多民族多宗教和平共存的多种社会发展模式,包容的胸怀和广采博纳的精神,使得在这块土地上虽然民族、宗教繁多,但各种宗教在这里可以各自弘扬自己的教义而和谐共处。这不能不说是多民族共处的奇迹,为世界上多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对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大香格里拉”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自然与文化的统一,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汇的产物;它代表的是一个地球文明的哲学概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准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是未来人类生态文明的概念模型。
  正基于此,我们呼吁保存大香格里拉地区一点“圣地”。我们明确地反对所谓的“征服神山”活动,这不仅仅因为应该尊重当地藏族和其他民族同胞对某些神山的情感和信仰,更主要的是,在这里的一些高山地区,由于受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等水汽通道作用的影响,其天气、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不宜于人类去攀登(如梅里雪山);我们应该将这类雪山当作“敬而远望”的自然圣山,为大香格里拉留下一点“圣地”。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大香格里拉精神伟大之所在。
  我们追寻大香格里拉精神,我们需要大香格里拉精神!如果世界上都能做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那么离开人类向往的“人间天堂”就不远了。

  高登义教授是我国知名的高山、极地、海洋气象科学考察专家,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指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科学家。他在四十余年来科学考察和科研生涯中悟出 “知天知已,其乐无穷”的人生真谛,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渐了解接近大自然、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其言其行映射出一个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科学家让人感佩的赤子之心。

来源:科普网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