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赏诗,读人,听玉振——陈家林在《金清杰古体诗词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Published:2019-06-01 22:10:22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赏诗,读人,听玉振
——读《金清杰古体诗词集》
陈家林

汉中市诗词家协会会长陈家林(左四)主持座谈会 

我们中国人从五千年前的《击壤歌》开始,经过诗经、楚辞、汉赋、汉魏古诗、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漫长陶冶,培养起欣赏诗词的标准是高迥的,目光是挑剔的、要求是苛刻的。无论面对圣人天子,还是黔首黎民,读者的内心深处都是作品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谁的作品,只要能从字句中读到眼前一亮的东西,就不禁油然敬佩,咂舌称好;如果毫无可观之处,读者或会明确否定,或会摇头不语。这就是文学的公平,是谁也剥夺不了的读者的权利。我就是这样带着唐诗宋词调起的口味,用苛刻挑剔的眼光拜读金先生的古体诗词。他的每首诗都让人看到作者是有血有肉、有骨有魂的人。作品亮点闪烁,春风吹拂,形象矗立,让人读后经久难忘。
高尔基有个著名的文学命题叫“文学即人学”,尽管许多文艺理论家解读出数十个层次的丰富内涵。但是,我还是认为文学中最重要的“人”是作者自己,包括中国的诗词也不例外。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作品中的一切信息都是起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他总是在按照自己业已建立的是非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等基本的心灵尺度在刻画形象、选取景物、调换角度、调整焦距、变换基调和表达好恶。虽然从接受美学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但是首先还是作者给读者提供了再创造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可能的审美空间。无论是出自儒家的“比德说”,还是出自佛家的“相由心生”,还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无论是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识具有能动性,都不同程度地与此暗合。因此,我认为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放在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上是再贴切不过的。我们无论阅读谁的作品,包括诗词作品,总是能够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局部或全貎地看到作者的“人”的影子。包括当代新诗坛上咶噪一时的“零度写作”“口语诗”“下半身写作”都无不让人读出有些人浮躁、功利、卑俗的影子。
我读金先生的诗词,就看到作者的血肉之驱和人格风骨,他的形象一直在字里行间闪现。他登上岳阳楼,面对苍茫景色,看到匆匆过客,就想起范仲俺《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而发出“风斜雨歇登斯楼,吾与谁人同乐忧?”的浩叹(摘自作者《登岳阳楼》)。我看到作者既具有与范仲俺一脉相通的“修齐治平”的儒家精神,又看到他具有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当代中国正处于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交织和多种价值观碰撞的复杂时代,作者深深感到面对复杂的中国社会和世界环境,价值观复杂纷呈,不禁生发出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命运的孤独与隐忧。作者游览佛教胜地普陀山,看到宝刹接天,静土慈云,一片清静安祥的佛国世界,不禁悲恤生发,佛性流露,祷告“人间尘世多苦难,法轮常转度苍生。” (摘自作者《谒普陀山》)。作者到僻远高山去扶贫,却是“半片烧饼亦充饥,一掬山泉享清凉”(摘自作者《扶贫》)。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表现出自己关心群众疾苦、甘于奉献的公仆精神。作者受中国儒家文化熏染,更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去巴山深处扶贫,才会“临别听得谢声频,同行个个落泪花。回程心情重如铅,山重水复夕阳斜” (摘自作者《巴山深处访贫记》)。作者在《乡村学堂》里写道“东方鱼白西边星,溪流犬吠和鸡鸣。乡村人家炊烟早,古庙书声赛钟声” (摘自作者《乡村学堂》),他以清俊简约、生动形象的诗笔表现了自己投身乡村教育的那份热忱、勤奋、希冀和执着。他在《慰问汉中疗养院》时写道“数十耄耋悬一息,几多白衣战麻风” (摘自作者《慰问汉中疗养院》) ,诗中一个“战”字就传达出作者对不幸罹患麻风人员的同情和对精心治疗麻风病人的医护人员的高尚品质的赞扬,表现出作者的一腔大爱情怀。作者在悼念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时,写他曾经陪陈忠实在南湖散步,“穿林过溪绕回廊,不觉霜落星满天” (摘自作者《悼陈忠实先生》),表现出作者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无比崇敬之情。作者到医院探望病中的同学“执手紧握无言语,四目凝对泪纵横” (摘自作者《悼陈忠实先生》),表现出作者珍重友谊,注重友情的真性情。
金先生徜徉于异国海寰,看到风景奇异,还在念叨故国家乡。他踏上北美土地,看到加拿大红枫烁亮,却想起故乡汉中的深秋红叶,以联想移情写出“秋高红叶飞,令我思汉中” (摘自作者《考察加拿大》) 。他看到加拿大多伦多静谧辽远的天光云影和草坪别墅,却生出异乡孤独,感叹“沃野万顷家何在,忆我三山和五岳” (摘自作者《多伦多》之二) 。当他从韩国首尔月夜乘舟,沉醉海景,忽然被汽笛惊醒,写道“汽笛声断游子梦,汉江之上思汉江” (摘自作者《首尔月夜吟》)。这些游历异国的诗句,表现出作者热爱故土、忠诚祖国的赤子情怀。作者登上贺兰山,看到关隘崔嵬,川原朔漠,便想起岳飞《满江红》的慷慨沉郁,写道“铁马长车踏破处,贺兰山缺笼云烟”(摘自作者《贺兰山》),诗句表面上是为岳飞断送报国之门而鸣不平,实则告慰自己也是一个精诚爱国的忠贞战士。如果说前面这些诗章都是直抒胸臆,能直接看出作者的形象,那么后面再引两首通过物相看出作者对人格理想的追求。他登上勉县云雾寺,看到云山起伏,不禁内心涌动,写道“茫茫峻岭涌作浪,漫漫故道路如藤。登高仰止擎天树,屏心细听松涛风” (摘自作者《云雾寺记行》之二) 。作者面对大块苍茫,大音希声,最为敬仰“擎天树”,最想谛听“松涛风”,按照中国传统的“比德说”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人的意识具有选择性”都可以看出,这不就是作者在字里相外隐藏的勇于担当的社会人格吗?当作者在烦忙之余,获得片刻宁静而回归自我的时候,希望有“一方庭院一斗室,半卷诗书半壶茶。心无杂念清闲客,静观流水听落花”(摘自作者《闲人赋》),这不就是作者希望自己过着不争抢、不算计、超脱清静的高雅生活吗?从金先生的诗作里可以看到,他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又是“悲恤万灵、普度众生”的佛家情怀,更是牺牲自我,以人民为重、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不仅有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基督的博爱,更有一个共产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情怀。
金先生的诗词闪现着唐诗宋词那些名篇名句的光芒,他还把姐妹艺术的优秀品质纳入笔底,把诗句写得形象鲜活,苍茫大气,过目不忘。他在《翻越秦岭》里写道“雨后天低树,深涧生云烟”(摘自作者《翻越秦岭》),这不就是一幅云气蒸腾的水墨画吗?他在《登山途中遇梅林盛开》写道“隔石听泉鸣,枯树落榆荚。幽谷藏香风,野岭绽奇葩” (摘自作者《登山途中遇梅林盛开》),这不就是一幅鲜活生动的彩墨画吗?他在《云雾寺记行》之一中写道“一瀑飞挂三山外,十里响彻轰鸣声” (摘自作者《云雾寺记行》之一)。其形象跃然,音声入耳,试问诗仙太白的诗句还能再高妙绝伦到哪里去呢?他在《黎坪》一诗中写道“清流倒挂千秋月,红尘峡谷万象空” (摘自作者《黎坪》),这种穿越时空、超尘脱俗的神来之笔,恐怕陶渊明、王摩诘、李太白、韦应物带着禅意的妙悟之处也不过如此吧!
鲁迅先生有一句颇受争议的判断:大意是一切好的诗都已被唐诗宋词写完。如果说从风、雅、颂的内容所用的兴、比、赋的基本写作手法而言,从二十余种修辞的巧妙运用上,从炼字、炼句、炼意的功造诣力上,从诗与绘画、音乐的完美结合上,从诗与人格、诗与哲学、诗与生活的内涵领悟上,鲁迅先生的判断并不过份。南宋以后的所有诗人的最大成就,也无非是重复前人成果,最多写出与唐诗宋词媲美的诗句而已。但是,鲁迅先生自己不是还是留下了那首“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七律绝唱吗?这首诗之所以还能在唐诗宋词的余烈里闪光,除了他能够将唐诗宋词的优点集于一身,就是作者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古人未曾经历过的类似题材和相同感受。金先生的诗词,有一个重要的闪光之处,就是他写了别人未曾写过的独特题材和独特感受。作者去深山农村家访,解决贫困孩子缀学问题,写道“严冬朝发涉大山,穿林过溪少人烟。云霭雾遮因迷路,饥渴无阻雪当餐” (摘自作者《家访》),有几个专业诗人经历过深山家访,在崎岖山路上饥渴无助的感受?金先生的妻子在骄阳灼烤的夏天,到高山深沟人家去扶贫,路上遇蛇,“谁料惊醒乌梢蛇,风驰电掣如蛟龙。丢魂飞魄离险境,呼天喊地无人应” (摘自作者《妻子扶贫路上之遭遇》),一般的书斋文人怎能有这些独特的惊魂失魄的感受呢?金先生去巴山深处访贫,见到“土屋草棚倚古树,危岩细流伴山花。老翁佝偻理柴草,黑犬吠客露凶牙。推门进屋问主人,嘁躇半晌方回话” (摘自作者《巴山深处访贫记》),要不是工作所遇,其他诗人哪有这些独特见闻呢?诗人率南湖职工在汉江救人,经历了惊心动魄之夜,“谁料恶浪猛抬头,吞没快艇和船员。更有暴风推波澜,四条性命一丝悬” (摘自作者《南湖职工汉江救人》),有几个诗人经历过相同的生死考验呢?作者在《卜算子•大熊猫》的词里写道“墨镜不遮阳,憨厚像士绅。闲卧高枝梦寥廓,钟爱新竹笋。”没有今天社会的墨镜,唐宋诗人会有大熊猫戴着“墨镜不遮阳”的新奇想象吗?这些惊心动魄、生动鲜活、新颖独特的诗词形象,使金先生的诗句在读者眼前发亮而过目不忘。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不断产生的新生活、新际遇、新实践、新感受,才是我们还能继续不断写诗的生活之源、题材之源、感觉之源和想象之源吧!
我十分赞赏金先生有些篇章、有些诗句足以与唐诗宋词媲美,并不等于说金先生的诗词就完美无缺,任何人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完美。金先生也需要跟我们一样,或者跟所有诗词家一样,要注意处理好如下三对矛盾:一是要处理好题材内容与诗词体裁的矛盾,我们每次创作应当选择古风、近体诗、曲子词、小令、长调的哪种体裁?这应该是由题材、感受、感情、场合和用途所决定的,不是由作者的擅长和好恶所决定的。二是要处理好诗词格律与传情、达意、赏美的矛盾。诗词作品应该以传情、达意、赏美为上,格律是用来实现诗词音韵美的。诗词既不能置格律于不顾,让诗词放野;又不能用格律把诗美掐死,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让诗在格律中跳跃和闪光。三是要处理好炼字、炼句、炼意与诗词形象意蕴的矛盾。诗词讲究“三炼”,“三炼”不足,则诗句僵死苛板而无趣;“三炼”太过,则诗句雕凿生硬而不稳。诗词“三炼”与文章“三炼”有同有异。文章“三炼”以语畅、意足、情酣为准,诗词“三炼”不仅要语畅、意足、情酣,还要可视、可听、可尝、可臭、可触,以直接可感为佳。让字词句达到字当其位,句足其意,意韵丰满,形象生动。这就是我时常警醒自己的三对矛盾,提出来供金先生及诸位诗家批评。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