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头条
- 校园快讯
- 网站公告
- 专题
- 观察
- 视频
- 国际
- 汽车
- 楼盘
- 文化
- 财经
- 诗歌
- 小说
- 人物
- 网络
- 纪实
- 社会
- 旅游
- 娱乐
- 时尚
- 两性
- 美容
- 散文
- “综合创建杯”第七届作文大奖赛(请按组别投稿)
- 灵异
- 科技
- 秘闻
- 杂谈
- 历史
- 读书
- 养生
- 探险
- 乡镇
- 趣闻
- 时装
- 观点
- 军事
- 爆笑
- 时政
- 猎奇
- 家庭
- 访谈
- 收藏
- 交友
- 揭秘
- 育儿
- 演讲
- 民俗
- 艺术
- 职场
- 讲座(作文方向)
- 优秀千字文
- 特约作文专栏
- 同题作文
- 莲花圣手:搞笑零分作文
- 优秀原创作文推荐专区
- 我的青春我的梦-校园演讲录
- 本月推荐:莲花圣手之星
- 原创作文自由投稿专区
- 讲座(口才方向)
- 情书自由投稿专区
- 汉中特产
- 随笔
- 教育
- 生活
- 体育
- 天汉女子诗社专栏
- 文库
- 广告客户链接页面
- 现代应用文自由投稿专区
- 莲花圣手周末作文训练营
- 陕西理工大学知行文学社原创作品专栏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小学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初中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高中组)
- 镇巴中学特约作文专栏
三十九年前的一天,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考察定远县,途遇一位穿空心破棉袄的村民,万里问道:“你有什么要求?”农民拍了拍肚子说:“没有别的要求,能吃饱饭就行了。”万里听后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这要求也太低了,便问还有什么要求。农民又拍拍肚子说:“这里面少装点山芋干子就行了。”
1978年的盛夏酷热难耐,可来自五湖四海的逃港大部队热情依然不减,这已经是第二次逃港高潮了,第一次发生在1962年,至于原因,看到这个年份就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大跃进以后三年的经济困难,实在是没办法。逃港主要兵分两路,一条是水路,有的人用汽枕做成小船,用球拍当船桨,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对岸划去,这是用生命在赌博,一旦遇到大风大浪,不习水性的基本死路一条,80年代开发蛇口工业区,一次性发现400多具偷渡者的尸体,令人感慨万千。
打开国门
靠军队抓当然是治标不治本,不发展经济,缩小差距,逃港现象绝不会消失。由于事出有因,习仲勋多次强调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逃港人员,而不是敌我矛盾。中央上层也清楚,条条框框太多,统的太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大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自古以来,政府顶多是重农抑商,抑制商业发展,但绝没有不准老百姓做生意之说,民间积极性丧失,全国经济有如一潭死水。老百姓都是很现实的,知道哪里的生活水平更高,放眼周围,南韩、台湾、香港,哪个不是蒸蒸日上?如再不改革,悔之晚矣。
为了打开封闭的局面,了解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中央派遣代表团赴欧洲与港澳考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地区竟然已经发展的这么好了,一点都不像小学课本里写的那样,已经奄奄一息,垂死挣扎。赴香港考察团回广州向省委报告情况,省委领导听后非常震撼。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考察团建议把宝安、珠海划出作为出口基地,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建设成对外生产、加工基地以及游览区,中央认可了这项提议。广东为了加强对两地的管理,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
如今快四十年过去了,每当提到改革开放,人们的脑海里首先就会浮现出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给人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从默默无闻到毕业生趋之若鹜的一线城市,用时一点都不长。遥想当年,那里只是一个三万人的边陲小镇,最高的楼只有五层,海关只是个木头屋顶的砖房,员工宿舍是铁皮搭起的窝棚,全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么个地方,招工的时候,“圳”字因为不是常用字,经常被外地人读成“川”。
两广地区在秦汉是蛮荒之地,在唐宋则经常可以望见被贬官员在思索人生,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西方崛起,沿海地区便有了交通便捷、利于进出口、吸引外资的优势,恰好这时发达国家正在产业转移,可以借机引入;跟汕头、厦门比,深圳与南边的香港山水相连,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1979年香港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上海的4倍,要知道上海可是当时大陆GDP最高的城市了,对于香港,深圳的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利于引进港资;也许你不会想到,深圳的偏远、落后竟也是一种特殊的“优势”,因为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经济特区的前景,前途未卜,万一实验失败了怎么办?深圳因为基础比较差,所以失败成本比较低,风险小些,就算特区没搞好也不影响原来的大局。然后就是中央提供的优惠政策了,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来。”如何获得资金,别人凭什么在你这投资,没有政策肯定不行,此外,广东还是著名的侨乡,做生意的人很多,地域文化也很推崇创业。所以习仲勋深有感触地说:“广东这么好的条件,再不上去,作为一个党员心也不安。”
一夜崛起
说干就干,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工程师、工人、基建兵到位,第一铲土从罗湖开始,罗湖南临深圳河,处于港深边界,算是门面了,国家财政困难,只能给3000万贷款。香港人听说北面动静很大,还有优惠政策,开始有了兴趣,深圳市政府借机把香港的银行、电视台、工商界人士请来,宣传政策。只有一河之隔,如此接近,税收优惠,地价便宜,劳动力多而廉价,报酬只拿香港工人的几分之一,有这样的好事,果然很多人来投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竹园宾馆,夏巴汽车公司、嘉年印染厂……
来归来了,可是却发现配套设施跟不上,缺水缺电,排水设施不完善,一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出问题了,那就出钱改善呀,关键是没钱,钱不是万能的,没钱真是万万不能,怎么办呢?只好租地了,用租地的钱来完善设施,港人、外国人考虑到深圳的前景,以及未来的地价,绝对会租的,租完还会在土地上面造大厦建厂,一举两得。于是,几千万几亿的土地有偿使用金流了进来。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三十多年来,这句话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提出者是深圳蛇口工业区第一届管委会主任袁庚,不幸的是,刚进入2016年,老人却在1月份的最后一天去世了。“深圳速度”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来,在于他凸显了竞争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建设蛇口的初期,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加快工程进度,袁庚制定了用于装载的运斗车“每超一车奖励4分钱”的制度。一听多劳多得,工人积极性高涨,4个月后,第一期工程比原计划整整提前1个月完工。1980年,深圳房地产公司与香港中发大同公司商定建造一座20层的国商大厦,按惯例,由上级指派了一家广东的建筑公司承建,每平米550元,大同公司没意见。可是几个星期过去了,楼依然没有开工的迹象,承建公司还不停地提价,非要提到580元一平米不可,大同公司怒了,钱是贷款来的,拖得越久付出的利息越高啊!这么干怎么行?于是房地产公司给政府打报告,要求实行招标,批准了。
一听靠真本事赚钱的机会到了,18家公司闻讯而来,资方当然是倾向用时少、要价低的公司,最终夺标者为中国第一冶金建筑公司,他们的造价最低,每平方米398元,预计耗时比原来的少一半。国商大厦的房主与冶金建筑公司约定,提早竣工一天奖励一万港元,拖延一天罚款一万港元。得知此消息的工人立即沸腾了,干劲突然好了,原来建一层楼二三十天,承包后只需几天,经过一番努力,最终的结果是提前94天完成,按合同规定,要给94万港元奖励。望着厚厚的钱,工人都惊呆了,有些人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挣的。工厂里的铁饭碗也被打破了,工资不再固定,香港老板曾经很纳闷,为什么用人成本比香港低了,产值却提不上去,一看原来工人收入固定,上班特别懒散,而在合同制、绩效工资明确以后,业绩明显更好。1981年特区规定企业雇佣职工可由企业自行招聘,劳务市场开了,打工仔、打工妹蜂拥而至。
部分商品的价格也开始放开,从1979年到1984年,深圳的GDP由1.9亿元猛增到23.4亿元,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来,想要一探究竟,东欧、苏联、朝鲜等国特意派人前来参观取经,旅馆已经爆满,一辆辆南下的火车还飞驰在路上。1984年春节期间,深圳市民到亲戚家拜年,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话,而是“他题了”,谁题了?这么开心?原来是邓小平在当年1月视察了深圳和珠海,行程结束后非常满意,题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能发展起来,政策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邓小平此语表示对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中央的政策不会变回开放以前。同时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叫马陈术的潮汕人带着读初中的儿子定居在了深圳,年轻的深圳大学也开始逐步运行,计算机和建筑是这个大学最好的专业。
来源:时拾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