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罗振亚:海子诗歌的“盖棺论定”
Published:2015-08-04 10:20:14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与那些风云一时旋即被遗忘的诗人相比,海子是幸运的,他没有速荣的显赫,可也没有速朽的悲哀。海子生前饱尝寂寞,处于生活和艺术的边缘;死后却声誉日隆,不但诗集接连出版,令诗界频繁纪念,而且被推举成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⑴,甚至有人提议将他每年的祭日定为中国诗歌节。海子这复杂的际遇转换让人疑惑,是像有人所说率先自杀成就了海子?是海子被遮蔽的诗歌世界真的包孕着神奇的魅力?是受众的审美机制出了问题?还是几者兼而有之?我以为海子的确因以身殉诗赢得了许多读者,但他在诗歌史上地位的升高,和他的死亡没有必然联系。他的创作由于恪守伟大诗歌那种“一次性写作”原则,常瞩目于神话境界,很少顾及读者的阅读;所以短期内难以获得更多的青睐。但随着时间距离的拉开,人们发现海子重要得愈来愈无法忽视,他的死亡和诗歌文本,非但已成为逝去历史的象征符号、中国先锋诗死亡或再生的临界点;而且预示、规定了未来诗坛从执着于政治情结向本体建设位移的走势。

“歌唱生命的痛苦” 

在海子的300 首左右的抒情诗、七部诗剧等遗稿中,最具才情的是那些抒情诗。海子崛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叶,诗坛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特立独行的海子,很快就将自己从原属的第三代诗群中剥离而出。第三代诗人认为置身的时代“无情可抒”,遂向后现代主义顺风而动,以消解主体与亵渎自我为风尚;海子则应和诗歌对抒情主体的生命价值、精神尊严的呼唤,独擎浪漫主义旗帜,在第三代诗人蔑视为“过时行为”的抒情诗领域耕耘,弹奏出恪守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孤绝的精神音响。
沿续朦胧诗的自我表现流脉,海子诗的本质也是抒情的。但其视角不像朦胧诗那样过分地向时代、历史等宏大的意识形态领域外倾,在“小我”背后隐伏着民族的大形象;而有一种与现实相分离的意志,始终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将“关注生命存在本身”⑵作为诗歌理想,和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在这种以生命本体论为核心的诗学观统摄下,他的诗常有意识地远离表层社会热点,致力于精神世界和艺术本质的探寻,以对生命、爱情、生殖死亡等基本主题,和这些主题的存在语境庄稼、植物以及一切自然之象的捕捉,于人间烟火的缭绕中通往超凡脱俗的神性境界;并借助这神性的辉光,提升时代的诗意层次和诗意境界。他深知:没有主观的艺术不存在,内视点的诗歌艺术“个人化”程度愈高,诗的价值就愈大;由此他盛赞荷尔德林“歌唱生命的痛苦”⑶。其实,他的创作就实现了诗歌文本和现实文本的统一,那些带自传色彩的作品,再现了他生活中的自我:“单纯,敏锐,富于创造性;同时急噪,易于受到伤害,迷恋于荒凉的泥土,他所关心和坚信的是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将在永恒的高度放射金辉的事物”⑷。他向来把追问和探询作为生命本源的第一性形式,这种心灵化理论前提的选择,注定了他只能遭遇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对抗的痛苦冲突,并以生命外部困境和生命内部激情间的矛盾搏斗,结构成诗歌主题的基本模态。
①爱情的追逐和抗争。海子25岁短暂生涯中四次虎头蛇尾的恋爱,均以失败告终。这种“灾难”的痛苦,使他写下大量情诗。这一点只要摸准他在诗里常以姐姐、妹妹等指代情人的心理机制,即可判定他笔下的少女、爱人、新娘、姐姐、妹妹、未婚妻、母亲、女儿等大量女性形象,就是他情诗繁多的明证。他的情诗中有《我的窗户里埋着一只为你祝福的杯子》似的愉快温馨的呼唤;有《幸福》那样浪漫爱情的沉醉和牵念;也有绝望状态的《不幸》和《哭泣》,《四姐妹》在表现人和自然的生灭流转时,更展示了死亡,“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这是绝望的麦子”,流露出一种凄凉的美丽和强烈的末日感,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欲求把海子引向了死亡尽头。好在作为“远方的忠诚的儿子”,海子一直没放弃充满诱惑和神秘的远方,因为那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这一方面表现为对不满的抗争、逃亡的冲动,他的诗里有“既然我们相爱/我们为什么还在河畔拔柳哭泣”的诘问(《我感到魅惑》);有对代表死亡和罪恶的草原的控诉(《我飞遍草原的天空》);有精神的抗议和逃亡,“在十月在最后一夜/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泪流满面/一切死于中途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我从此不再写你”(《泪水》),诗仿若委屈的游子对故乡的诉说,更为诗人失望孤独情绪的自我指认,自称“穷孩子”点出了爱情因为贫穷而受挫的内情,也传递了斩断情丝、完成青春涅槃的精神信息。而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里,“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简朴快乐的心愿,更是本色的心灵抗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向博爱情怀的延伸,实现了爱的扩展和哲学提升。它或者是《日光》一样对众生苦难的人道担戴,“两位小堂弟/站在我面前/像两截黑炭//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日光是滋育乡间顽皮健壮活力的血源,也是抽痛敏感于对命运浑然不知者的诗人心灵的鞭子,那份博大的怜悯令人动容。即便《日记》的私语中也流贯着伟大的博爱体验和意识。“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无助的脆弱中流贯着彻骨的悲哀,一切都空旷无比,在诗人被世界抛弃的绝望之际,能给他慰藉的只有友情和爱,所以他才吟诵到“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不论是甜蜜还是苦涩的咀嚼,海子的爱情诗都不仅仅追求感官上的赏心悦目,而是和善、美、纯洁等古典理想密切相连。即便像流露绝望心境的《四姐妹》,仍凸现着崇高的爱情观念和人格辉光,丝毫不闻粗俗之气。虽然诗人“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但“她们”依旧“光芒四射”。不是吗?真正的爱不在肉体是否结合,而在于精神的可靠尺度、爱的无条件和持久力,海子诗用回忆的方式叙说逝去的爱情,虽似橄榄却有清香,婉曲又深邃,它既异于古典情诗的过分理念、规范化,更与第三代诗群那世俗化的粗鄙肉感的情诗不可同日而语。
②土地乌托邦的庆典与幻灭。作为农业之子,海子心中先验存在的大地乌托邦,和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理论的启示,使他将土地当作生命与艺术的源泉、沉思言说的“场”,和超离世俗情感与社会经验的神性母体。诗人书写了赤子对土地的忆念和感恩。海子乃都市忧郁的浪子,在异化的困境中,拒斥工业文明,情感天平不自觉地向未被现代文明侵染的乡村和自然倾斜,并把它作为灵魂栖息的家园,诗也随之呈示出农耕庆典意味,遍布和大地相邻的古朴原始的意象。《麦地》引动了他一腔乡情,回忆的视点使“麦地”成了宁静、美丽、温暖而健康的乌托邦。“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收割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我们“洗了手/准备吃饭”,种麦、割麦、吃麦都被置于月光之下,达成了诗和麦地的谐和,诗人的缅怀挚爱之情不宣自明。所以站在《五月的麦地》里,他感到灵魂的慰藉和母性的关怀,预言“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在《重建家园》中断言“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摸清了诗人这种心理逻辑,我们才理解为什么麦子、谷物、河流、草原等荒凉贫瘠、沉寂简朴的所在,仍能激起他内心深处的热烈反应。应该说海子这位具有古典情怀的“地之子”,其怀乡的故土情结,常被泛化为大地和母亲,表述上的虚拟性,使故乡有时并非具象的实有,而转换成了某种意念、情绪和心象,这种对记忆与想象中的乡土有距离的审美虚拟、观照,为乡土罩上了一层古朴而渺远的梦幻情调。与忆念和感恩并存的,是对农耕文化的衰亡、村庄乌托邦的幻灭所发出的痛苦质询和伤悼。现代文明促进时代进步时,也使农业背景上一些自然纯洁、带有神性光辉的东西逐渐流失。于是天性忧郁的海子在村庄的宁静和谐里,看到了“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月光》也不再普照麦地而是“照着月光”;在《土地》间追寻伟大元素的希望之旅,也随之衍化为一种精神逃亡,“在这河流上我丢失了四肢/只剩下:欲望和家园”,而欲望是悲哀的同义语,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病不治之症啊”,诗人只能感叹“我会肤浅地死去”。清醒于土地乌托邦破碎、沉痛不堪的诗人,也曾乞求幻象和物质生存的庇护,“陶醉”于《月光》的美丽光辉;甚而悟出诗是“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的难以企及的存在,要放弃诗歌,在尘世获得幸福,放弃智慧,“双手劳动/慰藉心灵”(《重建家园》)。但那只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所以他很快就抛却幻想,“请求下雨/在夜里死去”(《我请求,雨》),并在最终真的投向和大地乌托邦相反方向的抗争之路——死亡。中国的社会结构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乡土是中国自然和人文状况的整体背景;因此海子从乡土切入农耕民族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旋律,就成为一个理想的角度。可贵的是海子的诗没有仅仅包裹一层乡土意象,而在精神深层逼近了乡土文化美丽而悲凉的基调内核,背离了闲适空灵的传统田园诗风格,获得了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审美旨趣。
③生命和死亡:真理性揭示。海子有灵感型抒情诗人的气质,早期抒情诗中有关青春和土地恋情的柔软情结,也给人造成他的诗和哲理思考无缘的错觉。其实他很多诗都是在先验和直觉状态下走进思想家园的,浪漫的情感背后常蛰伏着一种知性和理趣的因子。如探究人类生命和历史以及二者关联的长诗《河流》,写到“河流”流过乡村、城市,人们“号子如涌”,“编钟如砾/在黄河畔我们坐下/伐木丁丁,大漠明驼/想起了长安月亮/人们说/那浸湿了歌声”,河流完全是直觉的隐喻,它和号子、马蹄、编钟、伐木声以及人类历史构成了一种象征关系。黄河文化的历史里,留下了编钟等遗存,伐木丁丁像在婉诉人类一代代从劳作中走来,如今坐在黄河边所回顾的历史里浸湿了歌声。海子对生命的有限和无限也有辨证的认知,“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黑夜的献诗》),白日后是黑夜,收成后是荒凉,无边的天空下流经着无边的岁月,人生的无尽路上劳作者被深深地束缚在土地上;尽管一无所有仍一路歌唱,虽然永远走不出亘古如常的天空和时间。这种历史与人生的内涵与真相揭示里,有种痛彻骨髓的苍凉。存在主义哲学观的浸淫,和性格、心灵结构的特质,使海子格外倾心死亡。受土地上大量事物毁灭与死亡象喻的神启,他感到死亡就是存在的本质和经验,诗也因之处处弥漫着死亡气息。“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马儿头尾相衔来而又去,岁岁年年,而在永恒的岁月面前,此刻打马过草原的我只是匆匆过客,对死亡景象的凝眸更加深了对生存和死亡本质的理解。获取人生永恒的虚幻、死亡的绝望认知后,海子企图将生命融入自然,用有限和永恒的时间性对抗,他苦涩的恋爱经历所升华的一些诗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晶。《四姐妹》把时间素凝结在麦子的瞬间状态,但代表自然和生命的“麦子”,最终仍成了绝望的“灰烬”,这使诗人悟出绝对与永恒并不存在。于是他“不计后果的生存情绪,常常表现为‘睡’、‘埋’、‘沉’等动词意象”⑸铺展开来,“黄色泉水之下/那个人睡得像南风/睡得像南风中的银子”(《断头篇》),“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我在太阳中不断沉沦不断沉溺/我在酒精中下沉”(《土地》)。代表封存意志的“睡”、逃遁意向的“埋”、下沉冲动的“沉”意象,组成了一个否决、断绝的形象,也是诗人最后结局的变相预演。或者说,在海子诗里死亡已由恐怖变得安然,诗人对死亡已一改回避为主动的迎迓;所以有了《土地:第十章》里平静的预言“天才和语言背着血红的落日/走向家乡和墓地”,有了《死亡之诗》(之二)中美化死亡的句子“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海子诗歌能够抵达真理性揭示的境地,和它反逻辑的直觉方式分不开。同类相应,海子最崇拜与自己气质酷似的凡高和荷尔德林,而他们“主观上的深刻性是和精神病结合在一起的”⑹,海子死后医生对他的死亡诊断也是精神分裂症所致。那么为何患精神疾病的人反倒容易“深刻”?这是因为像雅斯贝斯所说的那样,普通人由于经验世界和逻辑的遮蔽,难以接近原始的真理;而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一切“却成为真实的毫无遮蔽的东西”⑺,他们完全可以凭直觉走近未经伪装处理和人工判断的原始经验,强化诗意的超越性、纯粹性和深刻度。
作为刚直的浪漫主义诗人,海子的爱情遭遇坎坷,称得上是泪水和失败的孪生兄弟;目光紧盯的麦地“母亲”的现实境况也十分贫瘠,阻碍诗性却又无法诅咒,诗人只能像爱着光明和幸福一样爱它;“存在的真理”洞穿更指向着本质的绝望虚无、生命和永恒的无缘。这几种因子集于一处,赋予了海子作品一种尖锐而刻骨的疼痛感和悲剧美,使其“生命的痛苦”展示令人心灵颤抖。这是诗人置身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尘世氛围,却执意地追寻浪漫理想和诗歌神话的必然结局,也是诗人最终走向死亡乃至受人景仰的深刻背景。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