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星期三 🌤

传承古人智慧,节水势在必行(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4-08-28 16:07:49   浏览量 :202
发布日期:2024-08-28 16:07:49  
202

传承古人智慧,节水势在必行(二等奖)

□西乡第五中学八(13)班:徐 佳

□指导教师:刘桂华


水,清亮透明,无色无味。却犹如一条青色丝带,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回溯历史,你会发现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数亿圈……

瞧!潺潺流水的小溪边,几个身穿纱衣的妇女正在用一根扁长的木棒不停地敲打着漂在水里的衣物。透明的小水珠溅见到妇女们细腻如雪的脸上,好像是在与她们嬉戏呢!不一会儿,刚才还污泥遍布的衣物宛如新的一般了。

不远处名为周朝的村庄里,几个清婉稚嫩的女子,正三三两两,说着笑着,端着木盆里刚淘完米的水泼向远处的绿植。

“不得不说这淘米水还真有用处。”

“是啊,它不仅可以灌概绿植,还可以给牲口喂水喝了呢。”

“我阿妈呀,还把他发酵后用来洗头呢。”

笑声熙熙攘攘,伴着阵阵寒风,来到了名为唐朝的雪山上。初雪消融的半山腰上,几位眉清目秀的女孩正在用荷叶接着点点雨雪。细嫩的芊芊玉手冻得通红,她们也没有半点要收回的架势。可见这雪的诱人!一会儿他们便把化成水的雪倒进瓷器里,再撒上些茶叶用来烹茶,不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更是有许多文人雅士对此赞不绝口:“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忽的,阵阵狂沙迷乱了眼睛,带我们走向了黄河沿岸。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植被稀少,黄沙漫天的黄河沿岸。一个皮肤黝黑身形矫健的农民从黄河中舀了一筒水,再缓缓将白色的石块放入里面。不出几秒,里面的水浑然间变得清亮透明了。他笑了笑,对周围的人得意地点点头:“看吧,事实证明,明矾可以让水变得清澈。”霎时,黄河边响起了欢呼雀跃的说笑声。说来也巧,村子里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只见一个穿着素衣的书生,紧皱眉头,仔细地按照一定比例把大小石块,粗细沙粒、泥土进行巧妙搭配组合,摆在了提前挖好的沟里面,并且用草木的枯枝败叶将其分割成数十层。随后他将提前舀好的黄河水从沟的另一端倒入,穿过那道“屏障”,刚才还浑浊不堪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清澈的泉水。后来,水里的黄沙都被那道“屏障”拦截住了,他们给这一项流程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排污沟。

古人智慧令人钦佩不已,然而却比他们头脑更发达的后人,却愚笨不堪。

时间一晃来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灰蒙蒙的天空之下是数百根高高立起的排气管,涓涓流水的小溪边是大片大片黑鸦鸦的污水。宽阔的马路边,生意人正思绪万千地感慨着:“真好呀,自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外资蜂拥而至,各种工矿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中国的经济终于有所好转了。”然而他却不知道,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有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红利,留下的还有千疮百孔,过度索取,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纵观数百条河流,曾经清澈见底的长江和碧如翡翠的黄河,美丽的珠江,还有那东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再也看不见以往的清亮透澈。取而代之的是被严重污染的污水。河里再也看不见成群结队的鱼群和自由自在的海底生物。雾霾广布的灰暗的天空,再也没有鸟儿自由飞翔的身影。

人贵在知耻。当我们将视角切回现实:自建设节水型市以来诸多水利工程拔地而起,数百个水库屹立于世界东方,南水北调更是深入人心。马路边再也看不见以前浪费水资源的大水灌溉,取而代之的是喷灌、滴灌等节约用水的技术。洗手池边再也看不见漏水的水龙头,淘米水也有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被人们浇花、洗碗、冲马桶。洗衣服时再也不是把衣服放在水龙头下面洗,而是将水接在盆里,放在盆里面洗。如今中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白云,公路边的大型绿植随处可见,时不时的有几只鸟儿在枝头上嬉戏。遍地的野花随着绿化带一眼望不到头。天空也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清澈见底的小溪边,几只螃蟹正在打架,小鱼儿也前来围观。广大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长卷正在重现人间。

节约用水不仅美化了汉中市的环境,促进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落实,更展现了中国人民身上那种朴质文明的品质。我相信,在我们万众一心、共同的不懈努力下,汉中市终将会因节水而一骑绝尘、再现绿地蓝天的容颜!

助营销
/ PUSH PRODUCT
传口碑
/ WORD OF MOUTH
树品牌
/ BUILD BRAND
推产品
/ PUSH PRODUCT
翼传媒网
TEL:0916-8818872
邮箱:yuanliuw@qq.com 641362069@qq.com
客服QQ号1:2733041880
客服QQ号2:2256025272
版权所有: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4049648号-1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