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城市与我(二等奖)
□汉中市龙岗学校八(5)班:王玉豪
□指导老师:周婷婷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鲜花因为她的浇灌变得美丽,大树因为她的滋润变得富有生机,动物和人因为她的奉献得以延续生命。
从中国来看,中华文化就起源于黄河流域,再经黄河流域慢慢向南迁移浸润,直到辽阔的长江流域,经过七千年至上万年的流变发展,中华文明于此达到全盛,成为人类文明最可宝贵的宝藏。
从世界来看,已知全球最重要的文明都是大河文明。如人们一向津津乐道的四大文明——包括依托黄河长江崛起的中华文明,依托恒河和印度河崛起的古代印度文明,依托尼罗河崛起的古代埃及文明,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崛起的古代巴比伦文明,离开大河流域的养育滋润,人类文明将无从谈起。
至于后来依托海洋(四通八达的航运)发展起来的海洋文明,由更是离不开水——广阔无垠的海洋之水,为人类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高效的载体,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飞带发展的时期。严格说来,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高科技时代的一切便利,无不是拜海洋文明所赐。
水对人类,对地球众生如此重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以我来说,我就曾一度认为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世界来看,有四大洋无数的海,从国家来看,黄河长江一直在奔流不息,而在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汉江在滚滚流淌,还有南湖、红寺湖等清澈的湖泊供人们留涟嬉戏,有四季的雨水滋润大地,水似乎真是无论如何也用不完的。直到后来有一次上课,老师把非洲的孩子因为缺水面黄肌瘦,干旱地区的农民伯伯因缺水颗粒无收的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水并不是无穷无尽,地球虽然是名符其实的水球,但大都是海水,不能直接利用;而能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淡水大部分都冻结在南北两极,能供人们直接利用的水其实是少之又少。
与此同时,人们不仅对水资源的匮乏缺少认识,另一面还在大肆浪费水、污染水,据能够搜集到的网络资料,现在我们国家未被污染的江河几乎没有了,未被污染的地下水也已经很少很少了。而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大约从上世纪末以来,水资源枯竭的警钟就一直响个不停。所谓节水型城市的提出就是人类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必然的回应。
水资源的匮乏是全球性的问题,国外有我国都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等大城市也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国家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而我的家乡有幸成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想着把我们家乡甘甜的汉江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北方,供那里的人们生活,我的心里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另一面,每当我想到中国广大的北方,居然要靠从汉中几千里送水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可见水资源危机在我国已经严重到了怎样的程度,我的心里难免一阵一阵地酸楚。可是,沉浸在水源充足幻觉之中肆意挥霍浪费的人们,你们什么时间才能警醒呢?又或者——能不能警醒呢?
清澈的河流,翻滚的浪花,她是多么的优雅,多么的秀丽让人见了流连忘返,如今的她已经混浊不堪,是什么使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经常会看见一些垂钓的人把垃圾弃于江河之中,又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地走了,我想请问一下这些人,你们想过那些干旱缺水严重人们的感受吗?你想过那些被脏水污染死去的鱼儿吗?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保证汉江源的水质不受污染,让我们甘甜的水流向北方,流向更需要的地方,哺育更多的生命!同时我们也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让节约用水成为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现在只是小学生,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大事,可是当我们养成节水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并且告诉每一个身边的人大家都从身边小事做起,就是对解决水危机的一个贡献。
蓝色的地球现在正面临着匮乏的水资源,如若我们再不节约水资源,那么就等于慢性自杀。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珍惜第一滴水,节约第一滴水,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