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指尖的一抹绿(网络最佳作品奖)
□镇巴中学高一(23)班:金良淑
□指导老师:贾学丹
不由得想起早上独自在小镇路上寻找绘画比赛素材时瞅见的一家花店,名为“束山里”,独这三字,意境全出,花店旁边是四个垃圾桶,整洁、无恶臭。于是那优雅的店面也不显庸俗,而自有一种粗犷不散的怒意在胸中荡漾了。
不唯我所见,2021年,汉中市大树终年枯黄,枝叶毫无气力地打焉着,黑色垃圾袋堆满桶内,它们装的都很满,有些溢出黄色的东西,垃圾袋被风吹破,垃圾飞到了大树下,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臭味,大树也在整日的熏陶下变得难闻,在某小区居民楼下,一位穿绿色马甲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勾起一包垃圾袋,默默地进行垃圾分类……再想起千年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没有一棵树生来被垃圾所笼罩,绿色,难道是无穷无尽、耗不完吗?黑色、灰色,难道是天生吗?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为什么这么着急垃圾分类》的文章,配图有被人造塑料困住导致身体畸形的野生海豹,有在垃圾堆筑巢的白天鹅,有错把垃圾当食物的海龟……到这儿,我辈不应该反思吗?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污染在终结其他生物的同时也在报复着人类,不说汉中市,就连整个陕西省癌症人数逐年增多。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估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我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正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我们体内,完成整个生物循环。
人类早已因为环境污染而付出惨重代价,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要保护环境,必先有一颗敬畏自然之心;要亲眼目睹花海一片,必先有一股不会塌下的动力。对,意识和动力,不是外来的,不是勉强的,而是自内心有感而发,因为这早已不是无价美德,而是义务了。
光有意识和动力也还是不够的,要有“登临”之行,才是与践踏环境之者的最大区别,是的,登临之一,一人曾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在我看来,人不仅是一颗能思想的苇草,也是一位会行动的巨人,《人性的弱点》中认为:“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详细的表现。”美剧《西部世界》中也指出:“人们说有朝一日的时候,其实意思就是永不。”这相当于搁浅了行动,而自然,是最禁不起时间的考验的,那些动物,那些植物,甚是我们,你殊不知“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当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看作一句口号时,就应了《孔子家语》中的一句:“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相信“束山里”的主人一定不是庸俗之辈,否则,怎会有如此优雅之招牌?怎么会选择在垃圾桶旁开一家花店?
我必去“束山里”,买一束樱草花,小聊片刻,与店主相视一笑出门而去,随着门前一风铃的摆动,我心里之愤怒化作志气,必须要呼吁市民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了,我这样想着。
Classified Dustbin,也就是垃圾分类,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与其他垃圾,红绿蓝灰,四种颜色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想好我要画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