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一等奖)
□宁强县第二中学高三(3)班:席小丽
□指导教师:许亚刚
至善者,水也。水,清澈纯粹者也。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曾接受王茂夫妇救济而生活。当他被封为平辽王后,前来送礼文武大臣络绎不绝,他都婉言谢绝了,而面对王茂生送来两坛美酒,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感谢,并当中畅饮三大碗。君子之交淡如水也由此而传为一段佳话。不错,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趋炎附势贪念,没有阿谀奉承虚伪,没有荣华富贵欲望,只有如水般清澈纯粹,真诚与坦率,又怎不叫人在琳琅满目珍宝中独爱一坛平淡却象征着平淡的清水呢?
至清至洁者,水也。水,能屈能伸者。世间万物,或高如巍峨青山,或圆如中秋皓月,或直如缥缈在大漠孤烟,或细如弯弯柳叶,而能集方,圆,高,低,弯,直于一身,能伸则伸,应屈则屈者,唯有水矣。水之伸屈,令人惊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他正是具备了水能屈能伸的性格,忍受宫刑的惨痛遭遇,忍受身体和心灵上的耻辱,却在精神境界上伸向了一个新高度。我们不得不惊叹,能屈能伸者,水也。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溪畔,水边,永远是诗情抒发的地方。一方山亭,几杯浊酒,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皆谈。苏东坡在赤壁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王羲之在兰亭举行了群贤毕至的集会,大唐君民在曲江泼溅着游宴的缤纷……
聚散无常,别情依依,曲终人散,长亭送别,哪个时代都免不了生离死别。人们在送别的渡头,或慷慨高歌,或黯然神伤,或暗中定情,或等待佳音。经历水文化的浸润与洗礼,依稀,别让我们听见天际传来的袅袅余音。易水之畔有荆轲坚毅而悲壮的身影,桃花潭边有汪伦诚挚的踏歌送别,黄鹤楼边有孟夫子漂流而下的轻舟……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水的灵性,水的气魄,水的魅力,沾染了水边人们的睿智,多情,凄美,受着水的浸润的人们,也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这择佑千古的文明必将在今朝得以继续传承。
水,以柔克刚,坚持不懈者也。水滴则石穿,我们无法想象至柔则是以怎样的耐力抚平坚硬的棱角,我们无法想象智弱者是以怎样的勇气攻克坚固外壳,我们无法想象至柔者又是怎样恒心穿透坚硬石块,然而清晰事实却告诉我们,天下至柔之水却做到了。在无限惊叹中,我不得不承认,以柔克刚,坚持不懈者,当为水也。
水,简单平凡却处处伟大;水,清澈透明却深邃而悠远;水,至柔温和却积蓄力量。老子云,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