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濛,自应以文明托之(网络最高人气奖)
□汉中中学高二(20)班:陈洪宇
□指导老师:刘锦超
山色空濛景亦奇,风光不与四时同。
东方之地,九州之境,泱泱华夏,于此兴起。上有逾千年之积淀,下有近百载之新史。今我中国,人杰地灵,能者辈出。前有屠呦呦,与团队夜以继日,得青蒿素,救万民于水火;后有南仁东,于毕生苦心孤诣,成一天眼,现宇宙之新貌。嫦娥、天宫、墨子、悟空,遨游寰宇好不肆意;歼飞、蛟潜、铁通、桥成,四通八达往来便利。有如此之盛势,则吾辈华夏儿女生长其中,不可不力图自身文明,以成社会之优良风气、树华夏之大国形象也。
余一介书生,无走南闯北之经历,亦不敢言有全面之眼光,但因怀略尽绵薄、建言献策之心,兼之生长于汉中,于汉中风物人情则知之一二,故此以汉中为例,浅谈文明。
神州大地,广袤无垠。天地造化,中生一界,其名曰秦岭——淮河。秦淮之南,有一省,名曰陕西。陕西之南,有一市,名曰汉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汉中,素有小江南之称也。每至春风拂槛、万物复苏,有遍地油菜铺落,虽无桂花之香,也可堪“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之称。行走汉中,一举一动即为汉人风貌。有如此之好景,怎可不以文明托之?
晋有陶渊明,尤爱田园,创一桃源盛景,至今为人称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此等情景,实是令人神往。“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此皆太平盛世之景。然欲使汉中成如此之气象,不可谓不难矣。
虽然,犹可成之,文明为第一要务也。为人谋则忠,与友交则信,爱人、知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忠、孝、礼、义为本,养浩然正气,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尊老爱幼、扶弱济贫、恪守法规、立身修德,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学善思,此为做人。举直错诸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行仁政,重礼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制民之产;税者,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矣;远贪墨、求清廉,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于人则尽其才而用之,安置得法,小人亦可矣;不卑不亢,不以位卑而羞,不以官盛而傲,可与鸿儒谈笑,亦可与白丁共话桑麻,待人平等,此为做官。若人皆能达此两者,则文明汉中,可计日而待矣。
华夏自古乃礼仪之邦,且多名山大川、洞天福地。炎黄子孙,生长其中,受其恩泽,不可不成其文明之气象以报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吾辈汉中儿女,自当努力先成文明汉中,以期日后之文明中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