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百花艳(二等奖)
□镇巴县泾洋初级中学九(6)班:江百川
亲一方燕子衔一方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永远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柳暗花明九家榜
秦岭南部,大巴山里,群山连绵,绿水萦绕。春风拂过,绿柳依依,桃花灼灼,清澈的河流漾起涟漪,金色的油菜花田仰起笑脸。在这黄绿相间的天地之中,掩映着一个美丽的村庄,那就是我的家乡——渔渡九家榜。
又是许久没有回到家乡了。随着汽车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从打盹中清醒过来,一睁眼,不由得十分疑惑,不禁又揉了揉眼睛,只见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紫荆树与柏树交错站立在210国道两旁,路边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在嗡嗡地采蜜,远处的小山坡上,一片粉红的桃花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哪里?这是渔渡吗?”我喃喃自语道。
下了车,来到村子,这就是我的老家。儿时的记忆中,一条斑驳的马路绕山而过。我家门口,横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土路,每当下雨,路面要好几天才能干,每当从这里经过,脚上、裤管上满是泥,下雨天出门真是寸步难行。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马姓的九兄弟,他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开垦荒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很快他们就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于是就世世代代在这里定居下来,和其他乡邻发家致富,安居乐业。直到现在,这个村子里的人依旧是以马姓为主。
广厦万间入画卷
一回到家,就忍不住村南村北地转了转。家家户户的小洋楼,像被谁随意的抛撒在花田间,明亮的水泥路通向了千家万户,人们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开着小汽车,好像穿梭在油画里,是多么的惬意呀!
顺着水泥路,两侧的房屋一排排、一层层,自然形成了一条条小街道。乡里乡亲,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凑在家门口拉家常,都是些琐碎的事,但在大家看来,仍然很趣味。
突然发现我所熟悉的人群中,新增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这是怎么回事呢?回到家说起此事,爷爷告诉我,这些人有的原来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在政府的帮助下迁入了这里,还有很多的人都到我们村来买房或者自己盖房,村里外来户越来越多,原来的土坯房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风流史诗千古传
渔渡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原来的名字叫做南乡县,是蜀汉昭烈帝于章斌元年,将城固南境,也就是如今的西乡镇巴两县的地区划为南乡县,当时的县衙就在如今渔渡的归仁山下的古城堡里,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有如此悠久的历史,这里的名人当然很多。早在汉朝时期,继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又有一位出使西域的名人——班超,汉朝皇帝为了奖励他,封他为定远侯,他的封地就在渔渡。现在渔渡北山上的眺渔台上就有一座名为“问候亭”的亭子来纪念他。三国时期,这里还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蜀国名将张飞,当时的渔渡就是他最重要的领地,所以这里也有“张飞侯都,醉美渔渡”之称。东汉末年,蜀汉设置了南乡县,余谦因为才学出众被任命为南乡县的第一任县令,在他的治理下政善民安,是人人称道的良吏。所以,余谦也是这里的一大历史人物呢!
他们都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如今他们的佳话在渔渡可谓家喻户晓!
醉美流年最美的你
流年似水,缓缓流淌。在时间的河流里,故乡的人们慢慢长大老去。
再次回到家乡,邻居的大爷,大妈们头上的银丝又多添了几根,额上的皱纹也深了几道,但是见了面的热情好客依旧不减当年。村里的小朋友们,似乎不久前还在爷爷奶奶的慈爱的手中咿呀学语,转眼间就像个小大人了。又遇见小时候的同学、朋友,大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个子长高了,变得健壮了,由内向变得活泼了。
回家的路上有一条小溪,有水在潺潺流动。走到小溪旁,在水中看见了自己,啊,大家变了,我又何尝没有改变!猛然发觉,我也不是当初腼腆羞涩的我了,那个开朗帅气积极努力的男子汉就是我哩!回想起曾经一起度过的小学时光——同学之间的小纠纷,和朋友从闹翻了再到和好如初,犯了错一起接受老师的批评。回忆起青葱岁月里年少的我们在生机盎然的校园里的种种快乐、伤心,难以形容的情绪在心头回荡,久久不去。
以前认为“流年似水”,但是现在发现“流年”更像是酒,时间愈长,就变得愈加香醇。回到家乡,酒香芬芳四溢,闭眼一嗅,便让人沉醉,眼前会朦胧浮现出故乡的邻居,亲人,老师,朋友,同学。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了最美的你们,你们就是我所眷念的这片土地的灵魂!和你们一起的日子永远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每当走在绿树成荫的大道上,行走在在繁华都市灯火璀璨的街头,我都会想小路边星星点点的野花又开了吧,小山坡上我种下的樱桃树应该长大了吧!我又想起了大家嬉笑的面孔,田野里金黄的菜花,山上婀娜的桃花,以松为家的可爱的小松鼠,树林间的催春的布谷鸟……他们始终在我的面前跳跃。我知道,我和它们有着同样的家园,我更有回馈家乡的责任!
啊,美丽的故乡,你是我挥不去的流年,我一定要勤奋努力,练就本领,春风十里百花艳,我也是其中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