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终极奥义(一等奖)
□南郑区城关一中八(2)班:张艺童
□指导老师:黄云华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作为汉文化发祥地的汉中,历经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在新时代的今天飞速发展,社会文明水平迎来大的飞跃,汉中人民也不断致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全国文明城市又该如何创建?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文明有礼的行为举止是基础。但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比比皆是,稍有不顺便口吐脏话的人也不在少数,肆意插队、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造就了社会上不文明风气的泛滥。而创建文明的汉中,创建文明的社会,则需要我们同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和风气作斗争,严格要求自身,一言一行都要讲文明、懂礼貌。
然而,行为举止的文明只是狭义上的文明。在我看来,文明是人类历史传递的纽带,它是精神层面的主体,广义的文明是举止文明的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
不久前的巴黎圣母院火灾,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惨重损失,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全世界为之哀悼之时,我国竟有网民拍手称快,认为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天道好轮回”的字眼触目惊心……我不知道这些人在生活中,在他人面前,是否有着看似“文明”的冠冕堂皇的外表,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精神与灵魂是野蛮的,他们让文明染上了仇恨。圆明园被抢掠焚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而巴黎圣母院火灾是和平时期的遗憾,二者又如何能相提并论?还记得当年巴黎圣母院的同名小说作者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园,如今部分人却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去看待巴黎圣母院火灾,从这一角度来看,时代虽然在进步,这一部分人的精神文明却远远不及当年的雨果。
可悲的是,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我们偌大的汉中也有。这部分人落井下石,或许是出自于他们所理解的狭隘的“爱国”,但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窥见的是他们精神文明的巨大缺失,令人痛心又发人深省,冤冤相报何时了?若人人皆被仇恨与野蛮蒙蔽,带来的只会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只会是华夏文明湮灭于历史长河的悲哀!爱国没有错,但要保持理智,请文明爱国,做一个懂得宽容、尊重、理解、博爱的文明人,真正做到精神上的“文明”二字。我始终相信,一个在别人面前行为举止文明的人,他的精神并不一定文明,那或许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刻意制造出的假象,而这样的人举止上的文明也一定不会长久;但一个真正精神文明的人,他的行为举止必定文明,这才是长久的文明。真正的文明是由内到外的散发,是一旦形成便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是国家乃至全人类不断延续与发展的前提!
至此,我想我已经领悟到了“文明”二字的真正内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当今相对和平稳定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要做的便是在飞速发展中寻求精神文明的慰藉。我想,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真、善、美”便是对精神文明的最好概括。短短三个字,道尽了人类最初始的美好,而当今社会许多人所缺失的便是这份美好。在时代的进步中让灵魂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将“真、善、美”作为个人与民族的精神准则,将宽容、尊重、理解、博爱传递给他人,生生不息,让灵魂得到升华,这,就是文明的终极奥义。
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汉中儿女为之努力,在行为举止更加文明的同时,不断充实自我,让灵魂更加丰盈,让汉中成为真正的文明城市,让我泱泱华夏文明传唱千古,光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