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二等奖)
□洋县中学高一(7)班:余一欢
□指导老师:陈碧玉
“田园一姐”李子柒的名字一直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相信对于“田园一姐”李子柒,大家都不陌生,在其视频中,她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恬淡的田园生活。
她的家乡——云南省广南县坎美,“坎美”在壮语意为“森林中的洞口”,位置偏僻,与世隔绝。在我看来,那是我梦中的世外桃源,那里的山川相连,郁郁葱葱。
李子柒的家乡,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汉中,那是一片更让人流连的生态乐土。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是“天府之国”,也是驰名中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近年来,汉中相继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如今又启动了省级生态示范城的建设,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来汉旅游观光,拉动汉中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一片远比李子柒故乡还要美丽的生态乐土。
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忧虑的不良现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要么认为汉中生态好着呢,可以不必人为地去搞什么保护,你看看那铺天盖地的绿和到处都在流的水,不用保护就好,没必要多此一举。要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那是政府的事,小民百姓,怎么方便怎么做,想去保护生态环境也没有用。还有一些人啥也不管,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垃圾,塑料袋随手丢,一身的坏习惯,走到哪里就把生态环境存坏到哪里。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跟随爸爸去牛头坡梨园景区观赏牡丹花。那天去牡丹园的游客真多,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栅栏内的牡丹枝叶舒展,随风摇曳招呼着每一位观光者。本来是赏心悦目的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可是很多游人却不在意他们身前的美景,你碰一下我踩一脚,只顾着自拍和嬉笑,全然不管牡丹花的死活。看着他们脚下零落的花瓣和被踩得发皱的嫩叶,我不禁感到惋惜,本可以让花儿们美美的生活在花园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一睹芳容,为什么只顾着自己的美照而不在乎她们是否还能开放呢?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难道真的只是一句口号么?
由于自小在农村长大,我获得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感性认识。小时候,河里清澈见底,我会和小伙伴摸鱼捉虾,夏天到来,树木葱郁,我经常在那棵大柳树下面乘凉,听着爷爷唱的童谣。院子里有一棵葡萄藤,每年都挂满了一串一串紫红色的葡萄,爸爸会用葡萄来酿造葡萄酒,以此来招待客人。而今看看家乡,河水小了,河里的水也不再澄澈了,里面也不见了小鱼和小虾,葱郁的树林少了,那棵葡萄树也老去了……一切似乎和我记忆中的家乡越来越远。
此时,我不禁想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频发,人们为占用更多土地放牧或耕种,大量砍伐雨林,并通过燃烧树干等清理现场,这场大火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空留其名;戛洒江水电站的建成,使得中国面积最大,连续完整的绿孔雀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极有可能造成绿孔雀种群区域性灭亡;非洲的蝗虫更是泛滥成灾;武汉乃至全球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些“红色警告”,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过去的行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母亲。如何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时代命题。原始的森林,被人类削去了枝发,野外的动物,被无情地捕杀,就连那充满活力的非洲,也正遭受着蝗灾。这些何尝不是我们——这些地球的主人一手造成的。天,不在那么蓝,水,不在那么澈,山也不再那么青。
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相信不久的未来,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也会成为我们的日常,每个人都羡慕的小桥流水人家就会实现。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手拉手共建美丽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