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身上的道德之光(三等奖)
□城固县五堵镇初级中学七(1)班:魏雅琳
□指导老师:任新建
道德乃立身之本。人无道德,在这个世界上就算你有再多的财富、再大的权力,也无法真正站立起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孟德斯鸠说: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进展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如今许多人只顾创造财富追求成功,却常常忽略了“美德”的存在。
一个国家的经济再怎么富裕,如果她的每个子民都没有道德良知,那么这个国家依然是黑暗的,她的子民就不会幸福。当今社会非常看重一个人的“美丑”,但这里的美丑指的并不是某个人外表的光鲜亮丽,它指的是源自人们心灵中最干净最纯洁的地方,它是人类的心灵和道德,它给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人生镀上一层闪耀着的光辉。
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尚观念。道德可大可小,它可能是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乃至于随手捡起的一片垃圾,但人们口头的论述却总是把它想象的很难,其实真正的道德往往是人们下意识的行为。我曾看到过在公园里一个年轻小伙子将矿泉水瓶随手扔在地上,而不久后经过的一个小女孩却将矿泉水瓶拾起投入距离她不远的垃圾箱。真正的道德其实无关年龄和所做事情的巨大与否,生活中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出你的教养和道德,可能你无意间一个善意的微笑就会给对方以心灵上的安慰。可以这样说:没有道德的人,是绝对不能在社会立足的,无论你有多么优秀的成绩。先成人再成才,立志学习的前提就是做一个真正的“人”,道德从原则意义上来讲是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如果你没有道德,那么你只能引起别人的厌恶。
历史的长河荡漾着时代的涟漪。大浪淘沙,唯有那些敬仰道德的人至今还被我们顶礼膜拜。呼喊着“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于谦;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堪忍受不劳而获的生活而离家出走的托尔斯泰……他们的精神,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汲取,代代不息。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每个人更应该明白道德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说社会冷酷无情,可事实上真的是社会薄情吗?在生活中我也曾看到许多拥有暖阳般炽热心灵的人,他们做过许多善事却不求回报,他们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却是“道德界”的高标。一个人的道德和爱心或许做不了什么,但如果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奉献那么这份力量将不容小觑,那将是轰动全球的伟大消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做事时多想想别人,那么道德就会伴随着你。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知晓道德展现道德,那么中国必将会成为文明之国,使全世界的人们感受到我国人民的高尚品质。不仅如此,我国的环境卫生和社会风气必定会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在生命的天平两端,我们应该慎重放置金钱的砝码,不要让心灵因为金钱的超载而失衡导致崩溃。用道德做旋律,即使是朴实无华的歌词,也能创作出一段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音乐。因为一句“缺钱不缺德”而被人称为“中国的脊梁”的老郑的行为,就是对道德至上最完美的诠释。数九寒冬,他只穿单薄的衣服,挑着四大包羽绒服穿梭在人群中寻找失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羽绒服给自己穿上,他只说:“咱缺钱不缺德。”“棒棒老郑”是好样的,面对诱惑,他用道德作盾牌,扞卫自己高洁的灵魂不受污染。在他心中,始终留有一块道德的绿洲,那里有圣洁的鲜花在盛放。尊重道德会让我们的心很踏实,让我们不会因金钱而迷失方向,它让我们的步伐更坚定,脚迹更深刻,让我们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站稳了脚跟,而不是当一簇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浮萍。
道德是黑暗中可以照亮人们心灵的灯,是给予人们温暖的暖阳,是抚平人们心中不爽的清风。道德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词,但它又却不仅仅只是一个词,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命运。道德也许从来没有规定人要多么优秀,它所申述的只是道德之人一定要发自真心,而不是只为名利。愿大家都可以领悟道德的真谛,并且如人们所愿﹕让美好锦上添花,让腐朽化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