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由汉中同城生活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创办,2015年8月28日上线试运营。本网立足汉中,放眼全国,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高端资讯,倡导高端生活,引领时尚生活潮流,为汉中人提高生活品质及商务活动搭建一个最佳的电子平台。试运行期间各种缺点和漏洞在所难免,期待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欢迎市上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告招商:汉中高端生活网首页和内文页面备有各种规格、各种不同效果的广告位,网站运营初期半年内一律按3折优惠,欢迎各广告客户考察、了解、优选,洽谈广告合作业务!详请请点击了解        征稿启事:汉中高端生活网面向市内外网络写手常年征稿,稿件类别,举凡市内各种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重点案例、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等)、山水游记、诗歌、散文随笔、心情文字、言论杂谈、小说(长篇连载)、名流传记、各种各样的精美图片、书画作品电子版等,皆所欢迎。来稿一经采用,将有薄酬,详情请点击了解       新刊上线:《同城生活》杂志总第013期于2015年7月2日出版,全市各县区发行正在进行中,同时该期杂志电子版自即日起在汉中高端生活网正式上线,供读者随时上网浏览。索要本期杂志的网友请电话垂询:0916-2858738  ,上线阅读的朋友请点击了解详情      本公司现有汉中市区106路公交车体广告位招商。传播亮点:106路公交车全部为刚购进崭新车辆,车身总长为8.5米。运营线路自石马路时代嘉都起,穿过人民路、天汉大道、中心广场十字等人流密集大道,途经铁路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石马立交等重要车辆集散地,特别是穿行于汉中中心广场十字(运达与石马批发市场之间)、汉中中心医院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广告传播价值显著,为汉中广告客户投放车体广告首选。详情请点击了解
自定内容
图片详情
苗 政
一个人要生活下去,必须有谋生的本领。一个剧团也是这样,要想得到较大的发展,必须找准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生存的条件。这种良性循环一但建立起来,就能带来文艺事业的繁荣,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引自苗政《小节目与大舞台》



竞聘当年激情,赢得闪亮一搏
风雨十年,弹指一挥,我与汉中市歌舞剧团一同走过
——记汉中市歌舞剧团团长苗政
撰稿/崇琳斋主  图片/汉中市歌舞剧团


2012年清明前夕团长苗政在茶山就本团精品节目《茶歌》相关话题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来自巴山深处的新任团长

2002年10月的一天,一则招聘启事引起了演艺界的注意:汉中市歌舞剧团面向社会招聘团长,应聘条件除了政治正确之外,在业务上的总要求是“振兴汉歌”。
汉中市歌舞剧团前身是1949年9月在湖北省郧阳组建的“中共陕南区党委宣传工作队”。这支任重道远的文艺队伍一经组建,即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解放陕南,于当年12月到达汉中并在这一片土地上落地生根。1950年5月更名“红星文艺工作团”,1953年为适应专业化要求改名“红星歌剧团”,1956年改名“汉中地区歌剧团”,1996年撤地设市后再度改名“汉中市歌舞剧团”。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剧目,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五十年代有歌剧《红梅岭》,九十年代有《唢呐声声》,先后两次进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1964年被文化部树立为典型,列名“全国文艺战线十面红旗”,屡次为汉中人民赢得殊荣。此次公开招聘团长的背景是:老团长年届退休,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来自财政的投入逐步萎缩,传统市场被影视大举侵蚀,小演小亏、大演大亏,发不出工资成为常态,名噪一时的汉歌陷入了深深的生存危机。为了应对这一严重局面,市上领导决定公开选聘团长,试图摆脱困境振兴汉歌,重现当年进京献演、影响全国的昔日辉煌。
一石激起千层浪。公聘启事一经刊出,引来万众瞩目。经过几轮激烈的竞聘程序,时任镇巴县文工团团长的苗政从二十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团长岗位。
苗政,男,汉族,镇巴县简池镇人。1957年4月1日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军人出身,时任简池区武装部长,喜欢吹拉弹唱,在这样的家庭里,苗政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文艺熏陶。1970年7月的一天,苗政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里洗澡,忽然有人喊他上岸,急忙穿好衣服找到学校,方知县上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学校决定让他参加。几乎来不及思考,年仅13岁的苗政就这样进了样板戏培训班,成为镇巴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即后来镇巴县文工团的一员,从此开始了专业的演艺生涯。
在当时的镇巴县文工团,苗政是小字辈,一边学文化,一边在老师的教练下练功,每天日程安排得很满。在这里,他出演的第一个角色是折子戏《智取威虎山•深山问苦》里的杨子荣,清楚地记得由于初次登台慌张,忘了在衣领上贴红领章,为此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除了演样板戏,还学会说相声、打快板、跳舞、司鼓,以满足地方剧团在业务上的多方面要求。鉴于在艺术上的良好天分,苗政得到了一个深造的机会,于1976年到西安市歌舞剧院(现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脱产学习舞蹈,凭着良好的悟性和过人的勤奋,很快赢得老师的器重,成为那一期舞蹈班最优秀的学员之一。当年底回到文工团即开始担任教练,并相继担任演员队队长、业务股副股长、股长等职,1984年入党,1990年任副团长,1991至1992年在镇巴县委党校学习党政管理,1994年被评为全省演出管理先进个人,1993年3月起升任文工团团长,2000年5月起兼任团党支部书记。在他担任文工团团长的那些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段,由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政府对文工团断奶,文工团不得不另找生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市县文工团,纷纷办商店、开宾馆、出租剧场,以求保住大家的工资。只是剧团不演戏就像农民不种地,文艺团体不演戏出路何在?在苗政这一届领导班子的苦心经营下,镇巴县文工团坚定思想,拓宽思路,一边婉拒了商家以丰厚租金要求租用剧场的请求,一边采用走出去和走下去的方法,积极探索地方文艺团体与市场接轨的新路。苗政团长身先士卒,从节目策划到编排、参加演出,和演职人员一起摸爬滚打,率领全团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并夺取大奖,还多次参加陕西省电视台春晚演出活动,商业性合作演出更是连年不断,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文工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原本60%的差额单位实现了职工工资的足额发放,同时投资70万元扩建剧场,增设第三产业。《陕西日报》、《当代戏剧》、《汉中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以《巴山深处的百灵鸟》为题,对镇巴县文工团进行了报道。2000年文工团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国家人事部、文化部的联合表彰。2001年,苗政被授予“汉中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正因为如此丰富的经历,苗政从激烈的竞聘中胜出很少有人感到意外。不过压力也显而易见——这位来自巴山深处的新任团长知道,在他身上寄托着市上领导和本团新老员工走出困境、振兴汉歌的殷切期望,喝酒庆功还远远不是时候。

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团长苗政与前来汉中灾区慰问演出的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右)合影

赴北京演出期间与歌舞剧团同事们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

十年风雨历程:一要生存,二要发展

以新团长走上任为标志,汉中市歌舞剧团起死回生,迎来了为期十年的崭新时段。
在这个崭新的时段里,昔日的汉歌一争生存,二求发展,在三个重要方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抓普及,走下去。艺术的根在民间,在基层,在火热的生活之中。近十年来,汉歌坚定不移地把握文艺“二为”方向,践行“三贴近”原则,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基本姿态,坚持常年送戏下乡,为城乡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凡中省参加演出归来,都要向全市人民进行汇报演出;遇公共突发事件如2002年佛坪特大洪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走向最前沿,为灾区人民量身定做救灾专场,以文艺的特殊形式鼓舞当地人民生产自救,开展灾后重建。去年以来又积极响应省上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陕西省建设新农村送戏下乡活动”,足迹遍及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牟家坝、城固崔家山、勉县龙江镇、洋县黄安镇、汉王镇、老君镇、铺镇、佛坪县等十县二区20个县级以下乡镇,观众累计达6万人次以上。在本轮巡演中,既有《昂首未来》《年年有余》《喊春》《十里荷塘》等热情讴歌新农村建设的舞蹈,也有《好日子》《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幸福山歌》《节日欢歌》等深受欢迎的流行歌曲,还有展现新农村家庭生活的小品《考村官》、抗震救灾体裁的小品《拦车》、快板《海河援建暖心窝》等专门为农民创作的节目,演出现场动辄几千上万观众,历时之长、参演剧目之多、规模之大,均创本团近年记录。二是抓精品,走上去。人要立身江湖必得有独门绝活,汉歌作为全市文艺战线的排头兵,必得有拿得上台面的精品力作。自1984年起就在文艺改革一线摸爬滚打的苗政团长明白这个道理,上任伊始便大力拓展思路,对内理顺机制,充实演艺队伍,发挥编创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推出富于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同时采用借鸡下蛋、借船出海、找米下锅等多种方法,与市县有名词曲作者和剧作者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关系,调动多方面力量打造文艺精品,确保每年都有新节目。经全团精心打造的地方特色歌舞专场《秦巴风、汉水韵》、陕南山歌剧《月缺月圆》,相继在全省大型文艺赛事中斩金夺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瞄准大剧目的同时不忘小节目创作,由他们精心编排的一批歌曲、舞蹈、小品、器乐节目,大大丰富了剧团的节目储备,如今已成为招之即来、来之能演、确保能够随时出场的“常规武器”。三是抓市场,走出去。即不等不靠,本着服务市场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与市场接轨的新路,以实绩求效益,以活动求生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长苗政借鉴镇巴文工团的成功做法,时刻注意摆正剧团位置,视政府为第一客户,紧扣时代脉膊,坚持以高质量艺术活动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大地提升了剧团地位,拓展了剧团的生存空间。2006年,省上提出汉中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市委、市政府迅即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领导要求文艺团体高度重视,剧团敏感到这一提法的战略意义,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调集精兵强将组建“率先突破兴汉中艺术团”,分赴全市十一县区进行巡演,所到之处各县党政一把手出面讲话,相当于以文艺形式在全市进行了一次“率先突破发展”的总动员,受到市县党政领导的高度肯定。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汉歌巡演全市县区及乡镇村、部队、工厂、学校、重点工地,先后承办全市重大节日庆典(如撤地建市10周年、西汉高速通车、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等)友好接待、旅游推介等各类大型演出活动数十次,演出活动平均每年都在100场左右,其中70%属公益性演出,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在这些有声有色的工作进程中,苗政团长表现出圆熟的领导艺术。在管理工作中,他是坚定睿智、有胆有识的决策者、指挥者;在紧张而密集的日常演出中,他是才华横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主力演员。一次在西汉高速宁陕段郭家山隧道慰问演出突降暴雨,乐队打着伞现场演奏,苗团长和演员们冒雨演出,看到这样的团长和演职人员,在场工人无不为之动容。在苗政担任团长的这些年下乡演出成为常态,每当下乡演出总有大批道具服装音响要装运,装卸车一直是最辛苦的体力活,每到一地苗团长总是一声不响埋头干活,从不因为是团长就退避三舍。在日常工作中视演职人员为亲人,遇有人生病总不忘了问寒问暖、送水送药。一次到勉县演出,突然有演员晕倒在台上,苗团长立刻冲上台托起演员,先让其在自己的大衣上躺下耐心问明情况,又急忙联系医院救治。5.12大地震袭来,苗团长想到的首先是本团职工、特别是离退老职工的安危,立刻召开会议制定应急措施,组织人力搭建抗震棚,第一时间将包括离退职工在内的全团职工安置妥当。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苗团长的领导艺术,那就是柔——柔而且美,柔而且绵密,轻取轻放,轻声细语,举重若轻。没有过不去的河,也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凡事都能解决,如同春雨随风入夜,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正如在竞聘演说中所显示出的那样,在振兴汉歌的宏伟事业中,苗政以柔克刚日拱一卒,将汉歌生存和发展这一重重纠结的线团从容打开,将每一根线索理清。相对于锋芒毕露、激情四溢、咄咄逼人的领导风格,苗政团长显然属于另一种类型。

功我过我,其维春秋

自竞聘上任到2010年12月25日汉中市政府授牌更名为“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前后历时将近十年,如今硕果累累,到了收割的时候。
试图展开汉中市歌舞剧团的十年历程,显然远非一篇短文所能胜任,但从下面这个成绩单里,也许不难感知汉歌十年来令人惊异的成长节奏:2003年歌曲《酒歌》获陕西省民乐民歌大赛二等奖;2005年9月以小节目组合形式创作编排的陕南民俗风情歌舞晚会《秦巴风•汉水韵》参加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演出获得满堂彩,一举捧得17项大奖,专家评委们分别从艺术形式、创意、表演、演唱、创作、词曲、舞美等多方面给予高度评价;由他们精心编排的法制教育情境剧《呼唤》在“百场好戏进校园”活动中受到好评,剧团因此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编排的《拉石头号子》、《渔鼓声声夸汉中》参与了央视“魅力城市”评比展演;2006年开展“百县千场文艺巡演活动”,组织“率先突破兴汉中艺术团”在全市十一县区和工矿、农村、部队巡演形成轰动效应,获省文化厅“百县千场好戏”活动组织奖;2008年陕南民歌剧《月缺月圆》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13个奖项,回汉中后向地方作汇报演出,获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来自基层群众的感谢信、表扬信至今仍不时飞向剧团领导的案头;由他们编排的群舞《茶歌》参加陕西省第七届舞蹈比赛获“专业群舞组”金奖;2009年《杠子戏媒》、《十里荷塘》参加陕西省“荷花奖”舞蹈比赛分获一、二等奖;2011年赴省参加“西安世园会”演出,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2011年承办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永远跟党走”大型广场群众歌咏比赛获组织奖,并获全市2011年“文化下乡工作先进单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剧团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对已入列“陕西省十大精品剧目”的陕南风情歌舞剧《米仓山风情》进行深入挖掘,新一轮声势浩大的送戏下乡巡演活动正在进行中。
当我请求苗团长为自己近十年来的工作打分时,苗团长笑着摇了摇头。我想这不只是谦虚、其实也是自信——作为汉歌历史上第一位竞聘上岗的团长,苗政先生此刻的心境也许可以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功我过我,其维春秋”。





热门点击榜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同城生活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5006668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