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导航
- 资讯
- 头条
- 校园快讯
- 网站公告
- 专题
- 观察
- 视频
- 国际
- 汽车
- 楼盘
- 文化
- 财经
- 诗歌
- 小说
- 人物
- 网络
- 纪实
- 社会
- 旅游
- 娱乐
- 时尚
- 两性
- 美容
- 散文
- “综合创建杯”第七届作文大奖赛(请按组别投稿)
- 灵异
- 科技
- 秘闻
- 杂谈
- 历史
- 读书
- 养生
- 探险
- 乡镇
- 趣闻
- 时装
- 观点
- 军事
- 爆笑
- 时政
- 猎奇
- 家庭
- 访谈
- 收藏
- 交友
- 揭秘
- 育儿
- 演讲
- 民俗
- 艺术
- 职场
- 讲座(作文方向)
- 优秀千字文
- 特约作文专栏
- 同题作文
- 莲花圣手:搞笑零分作文
- 优秀原创作文推荐专区
- 我的青春我的梦-校园演讲录
- 本月推荐:莲花圣手之星
- 原创作文自由投稿专区
- 讲座(口才方向)
- 情书自由投稿专区
- 汉中特产
- 随笔
- 教育
- 生活
- 体育
- 天汉女子诗社专栏
- 文库
- 广告客户链接页面
- 现代应用文自由投稿专区
- 莲花圣手周末作文训练营
- 陕西理工大学知行文学社原创作品专栏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小学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初中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高中组)
- 镇巴中学特约作文专栏

周光华
周光华,字含弘,山风阁主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协汉中创作中心副主任;汉中市中国画院副院长;西安铁路局陇海书画院安康分院副院长。

花香如梦 周光华作
周光华自述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两鬓已生白发,虚度光阴将至花甲。回想一生,百感交集,十年动乱使我们荒废了学业,在蹉跎岁月中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少年时光。所幸在此期间,对绘画有了兴趣,几十年来,虽断断续续,但始终不弃,并伴随我走到今天。虽是业余爱好,但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的精神食粮,也是我的最大乐趣。
文革期间,学校除了学工学农,就是上政治课,无聊之际,上课画老师、画同学,画的还有模有样。当时,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在父母的严管下,每人每天必须写几篇大字(毛笔字),一直坚持了好几年,就此有了写毛笔字的基础。文革后期班级里出大批判专栏,抄稿件、画报头,“评法批儒”画历史上法家人物图片,皆出自本人之手。上学途中经过县剧团时,看当时剧团美工、后来成为当地花鸟大家的赵世钧先生画布景,一看一上午,忘记到学校。之后又常与后来成为汉中有名书法家的封海洪同学及学弟张宏林(旅美学者)在县文化馆看杨银乐老师(现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画油画、画素描,时间长了混熟后,一有空便相约到文化馆学画画。现在想起觉得十分有趣,自从迷上绘画,受家父偏爱,家务活少干了不少,大小事均由兄弟姐妹承担,到现在兄弟姐妹聚会还常提此事。
后来,上山下乡插队锻炼,期间参加县上举办的美术学习班,目睹和聆听了方济众、赵世钧二位先生的现场教学和指导,观看了方济众先生带来的何海霞、应野平等十多名全国知名画家的写生作品展览,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诸多大师的作品,除了惊叹就是佩服。插队第二年我与海洪同学,被县贫下中农协会抽调到广平区的中坝、玉泉坝等地为阶级教育展览画图片。就此,在绘画艺术的启蒙下,经家人提议曾拜赵世钧先生为师,立志学习绘画,从此走上了追求绘画艺术的不归路。
汉中地处秦巴腹地,自然风光秀丽,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最令人喜爱是那跌宕起伏,雄奇秀美的山川和那冒着袅袅炊烟农舍的村庄;留恋着汉江、嘉陵二水川流不息的神奇土地,倘佯在油菜花海、秋山红叶的世外之境,真山真水的雄奇伟岸、虚无缥缈的秀丽山水,成了我情感的归属,意境的依托和绘画创作的源泉,时刻激励我拿起画笔不断耕耘,画出家乡的山川草木,河流村庄。今天将近年画作奉献给大家,以求大家的批评指正。
当今画坛人才辈出,我只是艺海中的一叶小舟,深知艺之精深,海之博大,所陈作品笔墨尚欠火候,还需拓宽视野,锤炼内功,才能更上高楼。

梦中山水 周光华作
守护传统——读周光华画感
撰稿/王占凌
二十多年前,一次铁路地区绘画创作活动中,相识周光华。岁月荏苒,今日再见,我们昔日青春风华已逝,多了岁月痕迹和生活质地,还有对艺术的赤诚。
当今艺术流派纷繁,国画界也是如此,但不管如何纷杂,形象艺术唯有的四个层次的联结性:一物质的,二审美的,三符号的,四体系的是不可变的。当今画坛风起云涌,将形象艺术四个基本层次联结撕碎或抛弃,走向了没有范式的危机旅程。

天外白云山无墨 周光华作
光华执着国画,业余笔耕墨耘,用平常心在风起云涌中坚守国画传统范式。从他的花鸟、山水画中看到了未受干扰,默默守望传统范式的精神。书画诞生于原始社会的原始记录,最终分道扬镳,一路分化成为文字符号,一路分化为描绘符号,这就是今天称之为的形象艺术。形象艺术就有了几千年来的艺术范式,有了范式,绘画就有了四个层次的联结,如同社会的制度,没有了制度,社会礼崩德败,混乱争斗,不成其为社会,范式就是形象艺术的制度,这是艺术的命根。没有这四层联结,当代艺术一味走向两个极端,最终艺术同生活的界定没有了。几笔彩色涂鸦,精致工整线格设计,一个随手拿出的生活用物品,几个物件组成……,这还叫艺术吗?我从光华的花鸟得到了大众传统范式意味,画的自在,笔墨恬淡。山水画中也笔笔不离大众传统,处处突显传统国画的共性。光华的山水分了两路走,一路以传统的线构成语言,一路用点进行讲述。线画的清纯,点厾朴真。点厾作画很难留住范式,他用点将形象平推出图式,充满传统却又孕育着开拓精神,他企图用线,却多用了点厾,这种纯点的语言就是求进取,但他还是处处关照着传统。传统笔墨是光华的守望,也是他的追求,是他展现传统形象艺术的精神。有人可能认为这传统点线太老路、太平常,不值可论,但就是这看似老路,看似平常的点线中给人们展示着国画的传统精神,民族文化的精神。远离了纷扰,和艺术的两个极端,依守形象艺术联结性,唯有艺术四个层次的联结性,才能说是走进了艺术,没有了传统符号,没有了笔墨物质,没有了大众朴真审美,没有了点线体系,就是形象艺术的退化和衰落。从光华的画中,可看到他是清楚这一真理的,他孜孜不倦地耕耘,赤诚守护,就是这形象艺术的根,守住了传统形象艺术的根,就守住了民族精神。
传统也不是死守就好,在在传统中求进,光华就得在大众传统中再开放些,思想更现代自由些,使自己守护的传统艺术紧随时代,笔墨随时代,并不是抽离形象符号和随意撕裂艺术语言体系。得时刻用新的审美观和传统物质去尝试有意味的大众传统形式。传统形象艺术的高境界是需要内在精神的,这就是文化内涵,好的艺术作品皆是来自作者精神厚度,光华的艺术之路还长,不仅要在笔墨上再努力,还得拓宽视野,锤炼内功,更上高楼。
从见山是山,到见山还是山,这段漫长艰辛的路,还须进入见山不是山的山中淡泊耕耘。无所希求,做艺术而喜乐,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