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导航
- 资讯
- 头条
- 校园快讯
- 网站公告
- 专题
- 观察
- 视频
- 国际
- 汽车
- 楼盘
- 文化
- 财经
- 诗歌
- 小说
- 人物
- 网络
- 纪实
- 社会
- 旅游
- 娱乐
- 时尚
- 两性
- 美容
- 散文
- “综合创建杯”第七届作文大奖赛(请按组别投稿)
- 灵异
- 科技
- 秘闻
- 杂谈
- 历史
- 读书
- 养生
- 探险
- 乡镇
- 趣闻
- 时装
- 观点
- 军事
- 爆笑
- 时政
- 猎奇
- 家庭
- 访谈
- 收藏
- 交友
- 揭秘
- 育儿
- 演讲
- 民俗
- 艺术
- 职场
- 讲座(作文方向)
- 优秀千字文
- 特约作文专栏
- 同题作文
- 莲花圣手:搞笑零分作文
- 优秀原创作文推荐专区
- 我的青春我的梦-校园演讲录
- 本月推荐:莲花圣手之星
- 原创作文自由投稿专区
- 讲座(口才方向)
- 情书自由投稿专区
- 汉中特产
- 随笔
- 教育
- 生活
- 体育
- 天汉女子诗社专栏
- 文库
- 广告客户链接页面
- 现代应用文自由投稿专区
- 莲花圣手周末作文训练营
- 陕西理工大学知行文学社原创作品专栏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小学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初中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高中组)
- 镇巴中学特约作文专栏

王安国
人物档案:王安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生于1949年,陕西宁强人,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汉中分会副会长、市音协顾问、副研究馆员。曾任陕西省音协第五届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市音协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市文联一届、二届、三界委员、宁强县文化馆馆长。197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专修班,师从于饶余燕、陈代霖教授等。1983年以前主要从事社会音乐的组织辅导及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致力于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戏剧音乐《送梨》、《心上的桥》、《钱家湾》(合作)等;舞蹈音乐《猎鼓》、《山情》、《羌寨彩虹》等;声乐作品《家乡的酸枣树》、《我的家乡汉中美》、《汉江源》、《青春女孩》等。有近百件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表或演播,并有作品多次分获省、市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或省“五个一工程奖”。参与了《汉中地区民间歌曲集成》、《汉中地区民间器乐曲集成》、《汉中地区民间舞蹈集成》、《汉中地区戏剧志》等艺术集成、志书编辑、撰稿、校印工作;主编有《宁强县民间歌曲集》、《宁强县民间唢呐曲牌》。策划、组织了多次省、市歌曲创作座谈、研讨、评奖及词曲作家的创作采风活动并多次出任全市重大声乐赛事及音乐活动的评委。2003年在汉中、宁强举办了《来自汉江源的歌》——个人作品音乐会;2006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个人创作歌曲选——《放歌汉江源》。2001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受省文化厅表彰。
忧伤与优美——我的艺术之路
撰文/王安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歌曲艺术无论创作、演唱或是传播都呈现出一个繁荣的、多元化的格局。歌曲创作向更广阔领域拓展的同时,在大量广为流传的歌曲中,相当数量的作品往往用深情的演唱配以丰富的乐队伴奏,隐隐流露出一缕忧思之情。一大批数量可观的部队题材的抒情歌曲,则又以离情别绪所流露出来的忧思使作品具备了一种更加特殊的亲切感和人性美。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人们审美心理上的一种逆反现象。当人们在接受这类作品时,是那么不由自主,那么如痴如醉。由此,我们是否注意到了这种现象的另一面:这许多表现忧患、忧伤之情的歌曲虽然语不惊人、辞不出众,但却唱出了人们最真挚的爱恋与忧思。无论是对家乡的,对祖国的,对民族的,还是对亲人的,正是这种隐隐的忧伤与忧思使作品的忧患与忧思之情有了更充实的内函与超俗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在咀嚼那份苦涩之后,品味到对生活、对未来、对祖国、对民族更为深情、更为真挚的爱。
从已经流传的这类歌曲看,无论是情感炽热而奔放的《我热恋的故乡》,还是苍凉而又气势磅礴的《青藏高原》、《芦花》、《我们是黄河泰山》,或是娓婉深情的《真的好想你》、《十五的月亮》、《二泉吟》、《为了谁》和满含思念和惜别之情的《同桌的你》、《血染的风采》、《思念》等,它们在娱乐和审美心理上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艺术家对不完美心态的表达和人们对不完美情绪的欣赏,二者之间的默契作用,就自然地促成了这类歌曲的创作、演唱和发展。就象今天的意大利人有意识地要在罗马广场的绿草坪上摆放几块古罗马城墙的残壁一样,喜欢追求一种残破的美。这也应验了这样一个浅显易见的审美经验,即:在音乐、诗词或其它艺术形式中,优美与忧思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又被人们某中相通的心理感觉所共同确认。由于这种联系的作用,当今许多优美得让人痴迷的歌曲(甚至包括一些器乐作品)就自然而然地带有那么一缕淡淡的忧伤之情。同时,这类作品的忧患与忧伤情绪,不但能使人在欣赏时得到美的享受,使人们心理上的某种情感或情绪得到弥补与满足,有些作品(如《亲吻祖国》、《春天的故事》等)还能从宏观上把握和展示事物的历史高度,而绝不仅仅纠缠于个人的苦乐悲欢。也正是由于这种逆反的审美心理作用,常常使歌曲中的忧患与忧伤之情升华为奋发和进取,从而使我们凝铸起更高层次的进取与奋斗精神。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最美妙的曲调总不免带有一些忧郁,这忧郁的根源也在于此。悲愁中的快乐总比快乐中的快乐要更甜蜜些。我国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也曾在一个讲座上说过:大凡一首好的,流传久远的歌,其旋律往往总是多情而又伤感的。让我们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永远记住大师们的这些审美经验吧。
王安国:用乡音乡情点燃激情
撰文/饶余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西安音乐学院曾开办过一届作曲干部专修班,面向全省在职音乐工作者招生。王安国就是从汉中地区选送的唯一学员。虽然他来自汉江源头的山区小县,专业基础稍差,但他的勤奋努力和质朴、纯真却给大家留下印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校期间他的一些声乐作品在电台、音乐会上演播后,更加深了师生们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敦厚、纯朴的乡土气息和真挚、热切的感情投入,这是当时大家对他作品的评价,也正是他人格、人品和音乐的真实写照,真所谓曲如其人。
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返回生他养他的故乡——陕南山城宁强工作。先在县剧团从事音乐创作和编配工作,除了在声乐创作领域继续磨炼外,也在山歌剧创作和戏曲编配方面进行了尝试,同时有多首作品(包括小戏、舞蹈等)参加省上的调演,并多次获得良好评价及各种褒奖。此后因工作调整,他从剧团调到文化馆,从事群众音乐的组织辅导和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坚持歌曲创作,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探求新的演唱形式和音乐风格,使之既有乡土风韵又有时代气息。因此,在全省的一些歌曲创作比赛或征评活动中,我都不时地能看到他的作品入选,并为他创作的多样化和风格的清新动人而感欣慰,更为他创作的日臻成熟而感高兴。
由于我个人的特殊经历和感受,因此我对长期扎根基层、默默辛劳耕作的学生更是钦佩和惦念,并为他们在困难条件下取得累累硕果而感到鼓舞。在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两个学生是始终让我牵挂的,一个是在陕北延安扎根四十五年的党音之,另一个就是坚持在陕南山区三十余年的王安国。虽然我们之间不常晤面,但鸿雁传书,灵犀相通。虽然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我们多年来却始终保持着师生之间的紧密友情,并一直互勉互励着。
2003年岁末,安国在汉中和宁强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我和贺艺主席、飞林秘书长专程前去祝贺并观摩了演出。音乐会凸现出安国同志对祖国、对家乡、对巴山汉水的无尽情怀,迸发出充满激情的心灵之声。整个音乐会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品的题材广泛,异彩纷呈,既有热情颂扬党和祖国的,又有表现新时代农村新貌的;有少儿的,也有年青人的;有表现各种劳动场景的,又有赞美青春爱情的。音乐会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歌唱巴山汉水还是吟颂家乡的四季,安国运用美声、民族、通俗等多种声乐艺术形式展现了他广阔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而呈现给观众的既有交响乐队伴奏、气势宏伟的合唱,又有形象生动的各种类型的独唱、小合唱、表演唱等艺术表现形式。整场音乐会炽热而动人,取得巨大成功。台上演员精神饱满地真情投入,台下观众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台上台下充满情感的交流、互动,感人至深!贺艺当晚激动地对当地媒体说:“在艰苦的条件下,安国同志能一直坚持写作,这很不容易,从这一点讲,安国同志为我们陕西的音乐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我想,老贺的这些话也正代表了我们一行三人的肺腑之言。
清新、质朴而又激情满怀,是安国作品的基本特征。虽然他长期身居大山深处,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无比的丰富而宽广。因此,在他的创作歌曲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春雨、夏荷、秋叶、冬雪,从农家、船工到青年男女、工人、战士及其对祖国的祝福,对统一的期盼,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展示,有所表达,从而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清新、质朴而又激情满怀,是安国作品的基本特征。虽然他长期身居大山深处,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无比的丰富而宽广。因此,在他的创作歌曲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春雨、夏荷、秋叶、冬雪,从农家、船工到青年男女、工人、战士及其对祖国的祝福,对统一的期盼,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展示,有所表达,从而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注:饶余燕,已故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