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
- 头条
- 校园快讯
- 网站公告
- 专题
- 观察
- 视频
- 国际
- 汽车
- 楼盘
- 文化
- 财经
- 诗歌
- 小说
- 人物
- 网络
- 纪实
- 社会
- 旅游
- 娱乐
- 时尚
- 两性
- 美容
- 散文
- “综合创建杯”第七届作文大奖赛(请按组别投稿)
- 灵异
- 科技
- 秘闻
- 杂谈
- 历史
- 读书
- 养生
- 探险
- 乡镇
- 趣闻
- 时装
- 观点
- 军事
- 爆笑
- 时政
- 猎奇
- 家庭
- 访谈
- 收藏
- 交友
- 揭秘
- 育儿
- 演讲
- 民俗
- 艺术
- 职场
- 讲座(作文方向)
- 优秀千字文
- 特约作文专栏
- 同题作文
- 莲花圣手:搞笑零分作文
- 优秀原创作文推荐专区
- 我的青春我的梦-校园演讲录
- 本月推荐:莲花圣手之星
- 原创作文自由投稿专区
- 讲座(口才方向)
- 情书自由投稿专区
- 汉中特产
- 随笔
- 教育
- 生活
- 体育
- 天汉女子诗社专栏
- 文库
- 广告客户链接页面
- 现代应用文自由投稿专区
- 莲花圣手周末作文训练营
- 陕西理工大学知行文学社原创作品专栏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小学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初中组)
- 莲花圣手作文大奖赛入围稿件(高中组)
- 镇巴中学特约作文专栏

万敏杰,中学高级教师,九三学社成员,汉中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汉中教育》执行编辑,陕西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陕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汉中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汉中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类科技成果评审委员;汉中市中学高级教师评审组评委;汉中市年度新闻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中市作协副秘书长,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汉中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陕西省弘扬汉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汉中市汉文化研究协会副会长。
《陕西教育》编委,《教师报》特邀通讯员,《天汉》杂志执行主编,《家庭与校园》杂志执行主编。西北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师培训基地“国培”项目特邀培训专家。陕西省“阳光师训”送培到县项目组专家。主编参编教育科研及历史文化研究书籍6部,在省市及国家级刊物,发表教育科研、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历史文化研究论文80多篇。
采得百花成蜜后,赢来桃李满园芳
——万敏杰组织的教学研究与他的“汉中市中学语文名师团”
一、 积极实验和推广先进的课改经验——催放百花争艳
汉中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汉中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万敏杰,从事教研工作三十多年来,他积极组织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先后开展多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实验和推广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积极实验推广“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选定教改实验的县区和学校,积极总结推广教改经验,给封闭的汉江之滨、秦巴大地,吹进了一股强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打破了“满堂灌”“满堂教”的局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力交到了学生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配合汉中市教育局、汉中市教研室积极开展多学科综合实验,实验推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熊飞的“诱师探究”教学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贯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思想;新世纪之初,配合汉中市教育局开展“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推广,召开洋思经验交流大会和“洋思经验”课堂教学观摩,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聚焦课堂,提高效率”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积极实验和推广“导学案”教学经验,积极宣传推介“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课堂五环教学法”等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汉中市中学语文新课程推广和课堂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组织广大学校,积极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 缔结丰硕成果
近年来,他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和主要形式,先后积极组织汉中市30多所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师开展全国中语会“十五”和“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十二五”期间,又积极组织汉中市38所中小学校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30所学校已顺利结题,“十三五”期间,他组织全市广大语文教师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128)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期间,汉中市成立“少教多学”地区课题指导中心,遵照陕西省教科所和陕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文件精神,根据北京“少教多学”总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计划和工作安排。研究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并通过研究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在地区指导中心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协调下,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参与“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全市38所学校,其中中学25所,小学13所(含2所九年制学校),陆续进入了总结研究成果、整理研究资料,申报结题的阶段。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其一,实验学校紧扣“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初步形成了“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如汉中市龙岗学校实验总结的“少教多学”理念下的“课堂五环教学法”荣获汉中市科技局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和陕西省科技厅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
其二,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在历届年会举办的“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荣获一等奖3人,荣获二等奖2人。
其三,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市课题实验教师的研究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等,近千件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2013年7月,组织县区教研员,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50多人,参加贵州省铜仁市召开的课题培训会,提交研究成果280多篇,汉台区铺镇中学展示学校实验情况,勉县陕硬子校杨利波在“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4年7月组织县区教研员,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80多人,参加在河南睢县召开的课题年会,提交研究成果300多篇,汉中市龙岗学校王娟在“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7月组织县区教研员,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一百多人,参加在陕西咸阳召开的课题年会,提交研究成果380多篇,汉中市龙岗学校教师由华蕾、汉中市城固县藏经寺中学教师房卫华荣获“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汉中市一厂学校教师孟芮红荣获二等奖。
其四,汉中“少教多学”课题负责人万敏杰,应邀多次到西北大学、陕西省学前师范学院等“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心,作专题讲座,深入汉中各县区学校主讲“少教多学”专题讲座18场,组织教师展示优质观摩课30多节。
多年来,由于积极组织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研究成效显著,万敏杰多次被评为课题优秀学术指导,课题优秀研究员等称号,汉中市地区课题指导中心,荣获优秀课题指导中心的称号。
三、 组建“汉中市中学语文名师团”——打造卓越团队
在长期的教研工作实践中,万敏杰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研员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发挥他们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才能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高他们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水平,也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书育人,使更多的莘莘学子成人成才。
2013年1月,万敏杰和汉中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各位同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并报经汉中市教育学会、汉中市教研室同意,下发文件,从学校教学一线层层推荐和选拨优秀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正高级教师等组成了“汉中市中学语文名师团”,将汉中中学语文教坛的优秀教师“一网打尽”,现在“汉中市中学语文名师团”共有100多名成员,给他们颁发了聘书。推介他们到陕西省“国培计划”“名师大篷车”培训项目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到汉中市“阳光师训”送教到县项目中承担培训任务,到各县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担任培训教师。目前,李旭山、罗辉、刘兴聪、杨杉、朱明兰、房卫华、韩英、吴伟、杨安平、刘敬梅、屈鑫、孟芮红、由华蕾、王娟等名师团员的影响,已经达到全省甚至一些外省。
名师团队成员李旭山、罗辉、刘兴聪、韩瑛、吴伟等多次受西安、成都、重庆等地邀请作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尤其是汉中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旭山,他被聘为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硕士导师,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办、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授课专家,《新课程研究》编委。曾获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 全国中语会“优秀师” 、全国中语会“教改新星” 、 “陕西省课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陕西省教学能手” 等称号,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交流。他以教育科研成果丰硕闻名陕西乃至全国。他先后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其中30多篇刊登于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并受邀为黑龙江、河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陕西等名师骨干教师培训班做学术讲座40多场。
名师团成员陕西省特级教师刘敬梅建立“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韩瑛、屈鑫,建立“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罗辉、杨杉、朱明兰建有“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在汉中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以及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过程中,发挥了示范表率和榜样引领的作用。目前万敏杰引领着他组建的“汉中市中学语文名师团队”,在汉中市中学语文教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如他对陕西省汉中市语文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组成的名师团队的寄语:“他们是我市教师团队里的佼佼者,是广大教师追慕的楷模和榜样,是陕西省骨干教师体系的核心和中坚;他们起步于平凡,却从不甘心平庸,在反复磨练淬砺中,完成了县、市、省的跨越,破茧成蝶、凤凰涅槃,铸就了他们生命的重量和人生的高度!执着坚韧的追求,辛勤耕耘的忙碌,精彩纷呈的课堂,默默笔耕的从容,莘莘学子的爱戴,家长赞誉的口碑,支撑激励着他们一路远行。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们的事业标杆和人生追求。他们怀揣着成就教育专家的光荣与梦想,追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教育大师,远航高飞!”
四、 淡泊名利,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追慕无毁于后
万敏杰奉行“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醉心于韩昌黎的“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的信条。为人谦和有礼,与人和善有加,常自警“你以为你是谁”,恪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不断从《先生》一书中汲取信念、情怀和力量,追随仰望着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旷世大师的伟岸背影,沉湎于大师的“风骨”“风雅”与“风趣”,心驰神往那个远去的时代,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他以“绿叶”的心愿和甘为人梯的胸怀,积极创造机会,努力搭建平台,为许多教师脱颖出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在许多老师心目中,他是亦师亦友的朋友长者和伯乐。经他他教育培养的学生,指点辅导过的教师,许多已经成为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汉中名师、特级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但他自己一生却甘于平淡、默默无闻,愿意成为一个民间的有思想、有傲骨、有学养和有情怀的普通教育工作者。
他在生活人生中,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理念,喜书、藏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沉醉于“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的人生境界,追慕“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理想氛围,流连徜徉于“古旧书屋”、书摊书市,寻寻觅觅、淘书探宝,得一奇书,喜不自胜,开卷苦读,通宵达旦。由于过度沉溺书卷,便疏于人生交际,隔膜于现实世界,看淡了名利,看轻了物质,变成了一个傻气十足的书呆子,乃成为名符其实的“两脚书橱”。但自己乐在其中“三月不知肉味”。
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兢兢业业的教研员,一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平平淡淡的平凡人,平生恪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天职,积极实践探索,格物致知,满足于做一个广大教师信赖的同行同道和心目中敬重的良师益友。追慕“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教育大师的理想之境,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