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由汉中同城生活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创办,2015年8月28日上线试运营。本网立足汉中,放眼全国,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高端资讯,倡导高端生活,引领时尚生活潮流,为汉中人提高生活品质及商务活动搭建一个最佳的电子平台。试运行期间各种缺点和漏洞在所难免,期待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欢迎市上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告招商:汉中高端生活网首页和内文页面备有各种规格、各种不同效果的广告位,网站运营初期半年内一律按3折优惠,欢迎各广告客户考察、了解、优选,洽谈广告合作业务!详请请点击了解        征稿启事:汉中高端生活网面向市内外网络写手常年征稿,稿件类别,举凡市内各种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重点案例、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等)、山水游记、诗歌、散文随笔、心情文字、言论杂谈、小说(长篇连载)、名流传记、各种各样的精美图片、书画作品电子版等,皆所欢迎。来稿一经采用,将有薄酬,详情请点击了解       新刊上线:《同城生活》杂志总第013期于2015年7月2日出版,全市各县区发行正在进行中,同时该期杂志电子版自即日起在汉中高端生活网正式上线,供读者随时上网浏览。索要本期杂志的网友请电话垂询:0916-2858738  ,上线阅读的朋友请点击了解详情      本公司现有汉中市区106路公交车体广告位招商。传播亮点:106路公交车全部为刚购进崭新车辆,车身总长为8.5米。运营线路自石马路时代嘉都起,穿过人民路、天汉大道、中心广场十字等人流密集大道,途经铁路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石马立交等重要车辆集散地,特别是穿行于汉中中心广场十字(运达与石马批发市场之间)、汉中中心医院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广告传播价值显著,为汉中广告客户投放车体广告首选。详情请点击了解
自定内容
图片详情
郭荣章


郭荣章编著《石门汉魏十三品合集》首发座谈会现场



追踪蜀道之谜

——访汉中博物馆名誉馆长郭荣章
提问/《时代前沿》主笔:刘诚


郭荣章,1933年生,祖籍安康,1957年毕业于原西安师院即今陕西师范大学,先后在原南郑县、汉中市教育局工作。1965年调任汉中汉剧团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1970年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汉剧团、京剧团、秦剧团、文工团合并时任革委会副主任,后改任文工团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1975年起任汉中博物馆馆长,直至退休。郭先生原本学地理,在博物馆任职期间,由于工作需要改学文博、考古和历史,进而对蜀道研究发生浓厚兴趣,遂潜心于考察蜀道,于诸多方面颇多建树,在《考古与文物》、《文博》、《历史知识》、《历史地理》、《中国书法》、《书法报》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书道联盟会报》等国内外研究期刊和国内知名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近百万字,出版了《石门摩崖石刻研究》、《石门汉魏十三品》、《汉三颂专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石门十三品撮要》(陕西旅游出版社)、《石门石刻大全》(三秦出版社)等学术研究专著五种,受到国内外学界推重。自1984年起,郭先生主编《石门》杂志,应《中国文物报》之邀编写《三国史迹词典》陕西部分词条,受命为原《汉中市志》提供资料并审阅稿件,应汉中商校之邀为该校讲授古代商业并编写教材十余万字,曾获陕西省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现为汉中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为我的热诚所感动,郭老先生破例在位于风景路怡景园小区的住所里接受了采访。


汉中是当之无愧的栈道之乡


时代前沿:经常提到蜀道、栈道,而栈道似乎又与石门石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到底什么是蜀道?什么是栈道?蜀道、栈道与石门石刻是什么关系?请你先介绍一下这几个概念。
郭荣章:凡是从外地通往蜀中的道路,都可以称作蜀道。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道路,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由于蜀道的存在,文化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与大西南大片国土得以联结在一起,对于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蜀道,中国的版图不大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蜀道不是一条,而是有许多条,与汉中联系最密切的蜀道,当是指由秦入蜀的几条通道,这几条蜀道都经汉中中转。由汉中向北穿越秦岭到达关中大平原的,依次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由汉中入川向南穿越巴山山脉的,依次有金牛道、米仓道和由西乡通往万源的道路,汉时称其为间道,唐时作为荔枝道南段,南北栈道共有七条。其中最著名的当是褒斜道。栈道只是蜀道存在的基本形态;石门及石门石刻则是另一个概念,石门是褒斜道南端开凿于汉代的隧道,石门石刻是镌刻在石门内外的摩崖刻字,同属褒斜道褒谷口段的某种历史地理文化现象。


时代前沿:蜀道是怎样形成的?汉中栈道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有什么样的时代和文化的背景?
郭荣章:一般认为,秦惠王(公元前316年)伐蜀,就有栈道。当时秦惠王欲伐蜀,苦“不知道”,遂用金牛计,使五丁开道,当金牛运至蜀中,秦王的军队也循道而来。其实,蜀道存在的时间更早,具体什么时候有蜀道已不可考。在史书上,武王伐纣,亦即公元前3100年,西南的诸侯国都是通过栈道与周人会师的。说到成因,据我研究,分布在地面上的道路,都要受到地形和人类活动的限制,有其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蜀道也不能例外。从地理因素看,不能不谈到我国的山河大势。我国现今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山地、丘陵、高原占三分之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向东北、正东和东南延伸,分离出众多的山脉,以北面的阿尔泰山和南面的喜马拉雅山为两翼,天山、昆仑山、横断山、祁连山、阴山、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南岭等山脉穿插其中。自北而南,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大流域。自东而西,大体呈三级阶地,西高东低。横贯我国中部的秦岭山脉,不仅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的分界线,而且是我国南北地理景观的分界线。在秦岭北侧,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侧,是长江第一支流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和沿江谷地。由汉中盆地向南,穿过巴山就进入四川盆地。秦岭与巴山,隔汉水遥遥相对,成为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天然屏障。四川盆地,即古之蜀地,被誉为“天府之国”,蜀中沃野千里,气候温润,物产丰饶,非常富庶;另一面,由于上天的偏爱,蜀中天险,易守难攻,非常便于割据。所以,从中国政治生态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古老的蜀地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为中国历朝统治集团所关注。一方面,蜀中人民向外拓展生存空间,需要与外界相交通,对道路有着强烈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外界的力量,包括历朝的统治集团,也急切地要通过打通蜀道,加强对这一大片土地的渗透。理论上,由蜀地通往四方的一切道路统称蜀道,而其要者当为四川至陕西关中的道路。关中平原在历史上亦被誉为“天府之国”,其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往来是不可缺少的。这两大天府之国,被秦巴山地阻隔,两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通往来,如李白《蜀道难》所云“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但是百姓出于生存的需要,很早就开辟了秦蜀通道。从历史看,两大天府之国,在中华文明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光说成都不说西安不行,只有中原而没有蜀中,他这个皇帝也做不安稳。要征服,要统治,政令要得到贯彻,就必得有交通,这两大天府之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就靠栈道连接,据此可知栈道对于历代王朝的重要。国家的统一,霸权的实现,政治意图的贯彻,王朝先进文化向西南的辐射渗透,就靠栈道。从历史因素来看,现今考古发现说明,长江流域的文明也是十分久远的,与黄河流域可并称为华夏民族的摇篮。然而从史籍看,华夏民族的文明却是由黄河中下游分别向南北推进的,中原是文明的中心。自周开始,随着政治中心的西移,陕西关中一跃而成为新的文明中心,植根于中原和关中的商周文化,都无可阻抑地向西南传播,其传播的主渠道就是今川陕之间的通道,后被称为蜀道。特别是周文化向南扩展,比较方便地经过汉中到达蜀地,所以周武王伐纣时,有来自西南的蜀国参战。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相继建都关中,关中与西南的往来日渐频繁。这些都是促进蜀道发展的历史因素。可以说,没有栈道,王朝就不可能对中华全土实行有效的统治,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是蜀道形成的主要动力。


时代前沿:蜀道总共有多少里程?除了汉中栈道研究,目前蜀道总体研究处在什么样的状况?
郭荣章:蜀道名目繁多,里程不一。据唐杜佑《通典》所记,汉中郡去西京,取骆谷路652里,斜谷路933里,驿路1223里。蜀郡去西京2370里,这是以古都长安为中心,分别到汉中与成都之间的里程,只能算作蜀道中的一个较小的部分。若论整个蜀道的总里程,大约不会少于数万里之遥。在古代以步履为主或以畜力代步的条件下,蜀道上的行旅,既要行于道,也必食于道和宿于道。因此没有健全的供行人饮食和止宿的设施是不行的。这种设施,今天统称为旅馆或宾馆。古代说法不一,但汉以降,所称“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皆为栈道沿途的建筑设施。汉以后,邮、亭渐次取消,而积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驿”得以强化,这即是驿站的由来。以汉中而论,过去隔一段就有一个驿站,如马道驿、青桥驿,即今日之马道镇、青桥镇,可知古代对于今天集镇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在军事上也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仍然是军事要点。蜀道研究在四川应当比较深入。


时代前沿:栈道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还是古代交通史上共有的现象?最早将隧道用于交通的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否介绍一下国外栈道研究的概况?
郭荣章:外国没有栈道之名,但在意大利有一条古代隧道,到那里要翻山,当地人就把它打通了,只不过他们不叫隧道,叫“婆西里勃洞”(Grotto  of  Posllipp)。栈道之名仅中国专有。就中国而言,栈道的分布,在全国凡有山之地大部分都有,当时是一个栈道的时代,凿孔的时代。在所有栈道中,从规模之大和起始之早、持续之久,汉中为最,7条栈道都从汉中过境,这在全国范围是独有的,因而汉中理所当然应当称之为“栈道之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栈道的修筑虽有很强的功利原因,但修成之后,其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战争和统治的需要。栈道是一种先进文化,只要存在,必然要不可遏止地向四方辐射。汉中不开化,中原先进文化就通过栈道辐射过来。先进文化就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包括思想的,也包括物质的。国际上研究栈道,研究的主要就是中国栈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学者,专门研究摩崖(主要也在中国),意大利也有。外国人之所以有兴趣,主要在于考古,栈道与考古有交叉,因而引起了人家的注意。人家研究手段先进。日本有一个牛丸好一,到我这里录了音,回去写了一本书《褒斜道石门石刻》,当然也注明了材料来源,对我也很尊重。日本还有一个古代道路研究会,也有这方面的专著。还有一个小木良一、木下良等,是研究中国汉隶的,写了一本《汉隶四品》。总的说,这方面研究专著不多。


栈道是古代汉中人民的伟大创造


时代前沿:古代没有高科技,如何在万山丛中勘测线路?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古道取线是否合理?
郭荣章:澳大利亚一专家专程到汉中考察古栈道,我们曾有过深入的交谈。人家手段先进,是从空中航拍,利用航拍资料进行研究,我是凭两腿跑的。在交谈的时候,我将汉中栈道的特点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穿越秦岭的古道不能乱来,必须沿水开道,因水而成,无水不成道。古道大都是沿河修的,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因为如此,褒斜道在所有古栈道中首屈一指,最有代表性,也最重要。山和水有密切关系,水从山的一侧向下流,要切割峡谷,褒谷和斜谷的上源是对应的,几乎接住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水道最近,沿两条河谷修道是最方便省事的,水做了人的最好的向导。二是,道路开始是人沿河踏出来的,后上升到国道的地位,如果不修整,水一冲就破坏了。到先秦时,人们在山上凿孔,形成了一种木头结构的道路,即栈道。这样,即使是下雨也能通行,不至于被洪水冲毁。这种道路,从南口到北口,是连为一线的,也最便捷。不是全程都是栈道,而是走到哪里过不去了,才修栈道,断断续续的。一般在山崖的凹岸,凿孔架梁,修成栈道。三是基本结构,因各地地形不一,在结构上形成了几种模式,学界还没有发现有越过这几种模式的——这一点后面再详细谈。四是必须有历史背景才能形成栈道,这一点前面也曾谈到。以褒斜道为例,它穿过秦岭,与周人发祥地——周原连通。那时周人代表先进文化,是最文明的、最有文化的族群。文化发展了,经济也就发展了,越来越强大了,就找到这条道路,将它的力量向南投射。在历史上,汉中是蜀的一部分,到元代才划归陕西。巴蜀天险,形势逼迫,它必须修路,没有这个背景,褒斜道也不可能成为连通南北的大通道的。


时代前沿:栈道有哪些特点?你是否沿汉中每一条栈道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
郭荣章:我曾沿栈道进行过一些考察,但没有走完全程。据我多年观察研究,先民最初沿着山间的溪流步履成道,而后逐步增修,始成大道。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后来,随着铁器的流行,一种依山伴水、适应山地交通的凿石架木式的道路应运而生,这种道路,史称栈道或阁道。唐代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用以形容蜀道之险峻。栈道一开始也不叫栈道,而是为了生存自然踩踏出来的小道。到战国时因为政治经济的需要,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架设横梁木板,慢慢就变成了栈道。最初的山道都是步履形成的,走的人多了,就要致力于修葺,以求方便。远古时无水文资料,分布于河谷近侧的道路,每遇洪水就被淹没。苦于这样的教训,人们逐渐将路基升高。另一方面,川陕间的诸条大道,大体是南北走向,局部地段随河谷而弯折。各个时期的干道,都有固定的路线,但相邻二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连,行人登程皆可就近取道,一条大道的两端常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这是一个重要特点。栈道的架设,多系因地制宜,以求坚固耐用为好,本无定制。但从大量的观察,可归纳出6种类型。一是标准式栈道,即诸葛亮所称“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栈道模式,如闫王砭栈道。二是千梁无柱式。此类栈道有两种类型,其一,由于各石梁的间距甚小,常人随意跨越,无须在石梁上铺设木板;其二是,插入山腹的木梁间隔甚远,必覆以横木和木板始能行走。三是依坡搭架式栈道,此类栈道见于褒谷石门段。从地形、石质和现场观察,这种地段原不需开凿栈孔,它不是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承托,而是依倾斜的山坡用木柱搭架,架上铺板形成路面,故称其为“依坡搭架式”。四是凹槽式栈道,严格说来,以栈道的特定涵义而论,凹槽这一形制不在其列。由于石门南北的两段凹槽,开于栈道隆盛时期,有别于后世的凹槽,故将其列入栈道之内。五是多层平梁重叠连缀式栈道。从留坝县柳川乡韩树沟的栈道遗迹看,此类栈道,三排栈孔插入横梁,连以横木之后,构成三个平行的层面,各排木梁外端的横木之间以木柱连缀起来,以加强上排的负荷能力,故有是称。六是石积式栈道。即以巨型石条作横梁,插入山腹,各梁之间再覆以石板(多层石板交错铺设),从而构成以石代木的栈道。这6种类型从残存的20余处栈道遗迹归并、概括而来,随着今后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或可有新的发现。此外,栈道上还有众多护险碥阁和桥梁,史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可见当年之盛。


时代前沿:石门是什么年代开凿的?人们常说的“石门十三品”有哪些内容?
郭荣章:石门作为褒谷南端七盘山下的穿山隧道,是褒谷栈道最重要的遗迹。其所在的七盘山,险峻异常,且为南北往来所必经,行旅苦于登涉,车辆难以通行。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凿通石门,以克服这段路障。当时尚无隧道之名,皇帝诏书中称其为石门,历代沿用此名以至于今。石门呈南北向,与褒谷走向平行,底部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东壁伴水,长16. 5米,西壁倚山,长15米;有南北二口,南口高3.45米,宽4.2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南北高差30-50厘米。石门的石质系坚硬的石英岩,其内壁呈弧状,虽有局部的凹凸不平处,但大体平滑,而又不见斧凿痕迹,镌于石门东西两壁30余种摩崖石刻当为明证。世传石门的开挖,系用巴汉刑徒2990名,采用火烧水激之法开凿而成。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倘无利器坚锤,单凭火烧水激是难以告成的。这涉及到东汉初年的冶金、铸造技术,有必要进一步考证研究。据汉长安城地下发掘,汉时一轨之宽为1.5米,可知车辆是能够在石门内畅行无阻的,石门的规模正是栈道上通行车辆的力证。王远《石门铭》说:“穹窿高阁,有车麟麟,咸夷石道,驷牡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记述了栈道通车的盛况。石门开通后,凡遇栈道通塞修葺之事,常在石门内镌石记之,著名的《石门颂》与《石门铭》皆属因此而成。《石门颂》镌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是石门内最早的摩崖石刻。继此之后,又有东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和熹平二年(公元173年)镌刻的《李君表》和《扬淮•杨弼表记》。这些注明年代的汉代摩崖为后世摩崖开了先例,仅宋代摩崖刻字就有18种,号为“石门题刻十八段”,连同明清的摩崖刻字和少量石碑,共41种。这批古代石刻,既是珍贵的史料,又是书法宝库。石门本身是奇迹,又有如此众多的珍贵石刻装点其内,兼以书体灵动飘逸,体势飞动,是研究汉隶的珍贵范本,历来为中外书家珍视,后人精选其中13种,即所谓“石门十三品”,系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稀世瑰宝。


我介入栈道研究是因为工作需要


时代前沿: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栈道研究归考古学、历史学,还是归于交通史学?
郭荣章:栈道研究,涉及到文化、考古众多领域,但最终归入历史地理研究。综合来看,它首先是一个历史题材,应当是一个以历史为主的研究对象。涉及考古,但不是考古。因历史记载断断续续,研究有难度,需要弄清大量资料,这些资料散存于大量的古代典籍之中,弄起来很费时间。古人没有专门的研究,今人有不断探索的。重庆大学教授蓝勇写有《蜀道》专著,西北大学教授李之勤著有《蜀道史话》,台港闫耕望著有《汉唐褒斜道考》,文献功力相当好,收集资料相当全。总的看还是不多,因为题材太大,涉及范围广,研究和写作都有相当的难度。


时代前沿:据你自己介绍,你原来是学地理的,为什么走上了栈道研究的道路?
郭荣章:我学的是地理专业,以前在教育部门工作,后来到剧团工作。当时石门搬迁我也知道,很想去,但剧团压力大,主要是出于维持稳定的需要,抽不出身。搬迁的情况我知道一点,但没有办法深入研究。1975年我要求调出剧团,上级让我到汉中博物馆当馆长,这样算是正式介入了栈道研究。当时馆内只有两个办公室,馆内房产由广播站占据;主要工作是摸底、保护,也无人参观,因为是“四旧”。四人帮倒台后,当天人们上街刷大标语,我也到街上刷大标语,提一个浆糊桶,内心很高兴,有一种解放感。预感到四人帮倒台后,社会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博物馆也会有一个大的变化,果然上面抓得越来越紧了,省上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工作。广播站搬走后,馆里进行了整修,开辟了几个展室,文物发掘、收藏、保护成为重中之重。1977年正式对外开放,工作全面展开,那时不收门票,但来的人必须接待,因为都有官方背景,压力铺天盖地。馆里一共7个人,业务方面压力很大,要开展工作,不懂业务不行。我把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教材发给每人一套,我带头学习,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时间非常紧,上班忙得团团转,晚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有时半夜还起来。1977年,我编写汉中名胜古迹,内部出版,一共印8000册,来客人以后就送(当时除古汉台外,小市内其它名胜古迹都归我们管)。这是我到馆里以后的第一个课题,由我执笔,署名汉中博物馆。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各界对石门兴趣最浓,提出的问题最多,主要集中在内容和书法方面,问这我们不知道,问那也不知道。这类问题太多,大多属于边缘知识,涉及到广阔的知识领域。有一次省上领导来馆里看栈道模型,问蚕丛鱼凫是怎么回事,讲解员说不知道。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从此要求讲解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并自己编写解说词。财政部一位姓荣的部长来汉中,看了博物馆之后,又参观拜将坛,王彬(现任省博物馆副馆长,是当时馆内最好的讲解员)进行了讲解。正要走,荣部长忽然提出一个问题:“韩信这么好的一个人,刘邦为什么要把他杀了?”王彬说,这个问题,只有请我们馆长来回答。我当时用古人的话作答,即“不赏之功,震主之威。”前人评论,就这八个字,刘邦要杀他。大家一下子静下来,有足足五分钟,在玩味这八个字的底蕴。回来我就要求王彬,凡刘邦传、韩信传,24史中涉及汉中的人物传记全部要读。像这样敏感的问题,又在那样一个敏感的时代,这样的场合,不能用自己的话,因为当时“文革”还没有定性,用自己的话,就可能犯错误。在汉台博物馆工作,不读历史绝对不行。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深深地介入了栈道、蜀道及石门石刻的研究。我研究古栈道,是从研究石门石刻引起的,因为不研究石门石刻,就没法研究古栈道,石门石刻是古栈道的历史见证。古栈道通塞的大事记,全在石门石刻中得到反映,是最完整、最权威的实物资料。古栈道比石门石刻早得多,石刻是古栈道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遗迹,没有古栈道,就不可能有石门石刻,我的研究就从这里一步步深入。


时代前沿:栈道研究的领域是否已经穷尽?有无可能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供一代一代的人们研究下去,子子孙孙永无穷尽?
郭荣章:蜀道,作为我国的陆上交通要道贯通古今,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先后探索者代不乏人,见之于文献者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由于古时科技条件的限制,考察方法及使用的工具有所不同,加之考察者自身素质、情操和认真程度皆因人而异,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就中既有珍贵的建树,也有难免的疏漏或舛误。石门石刻是蜀道上的文化遗存,与蜀道的关系极为密切,遂成为蜀道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探索蜀道奥秘,汉中有识之士在市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会,十余年来先后进行过多次现场勘查,也探索和考订了大量的资料,出版了一批论著,在此基础上,又召开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许多学人会集汉中进行学术交流,蜀道及石门石刻这一人文资源,已经引起海内外学人的关注。但不能就此认为数千年来的蜀道之谜已经解开。从目前已经获得的比较确切的信息看,只能说是对蜀道的某些侧面,如蜀道的起因、渊源、形制结构、建筑设施及其规模、路线变迁、历史作用、现时的利用和发展等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未解之谜委实还有不少,这方面当然需要一代一代的有识之士继续深入下去。


学术研究的真谛是探索和发现


时代前沿: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栈道对于当代汉中有哪些潜在的价值?栈道及石门石刻的研究利用,还有无大的文章可做?
郭荣章:汉中地方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栈道史。周秦时期的汉中,历史记载很淡薄,但古栈道应当是其中重要一章。古栈道的历史涉及从周秦到明清这样一个历史的漫长时段,这段时期的大事都与栈道有关。从宏观的角度看,栈道不光是交通,而是涉及诸多方面。在建筑方面,它是古建筑史上的重要遗迹,是被茅以升评为与万里长城和大运河齐名的古代建筑。在文化史上,如“石门十三品”为其衍生意义。在中国交通史上,足以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比如石门,为中国第一隧道,以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能开通这样大的石门,最早应用于交通,实际上应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技方面,栈道及石门的意义也不能低估。历史上的蜀道并未消亡,今天川陕之间的公路和铁路,无一不在原蜀道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民国时建的川陕公路,取线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改道之后的褒斜道和先秦时的金牛道,亦即元代以后的连云栈。建国后修建的宝成铁路,其北段取线于古嘉陵道,南段取线于古金牛道。由西安到四川万源的西万公路,北段取线于子午道,南段取线于西乡经镇巴到万源之道,此道汉时称间道,唐时称荔枝道,后并为驿道。由陕西周至至洋县的周洋公路,大部取线于古傥骆道。由陕西眉县到汉中褒谷口的褒斜公路,1993年通车,乃取线于古褒斜道。由陕西南郑县到四川南江县的二南公路,基本上取线于古米仓道。从航拍的资料看,今天的高速路,就是当年的古道。这不是偶然的重合,说明古人取线的高超智慧。另一面,随着现代公路的崛起,凿石架木式的栈道为之消亡,而类似于石门那样的隧道,却得到空前的发展,1934年到1936年修筑宝汉公路,全长254公里,无一处栈阁,却增添了三段隧道,即谓之“新石门”,南来北往的载重汽车,就从这段隧道通过。1970年石门水库大坝建成,又于新石门上方的山岭间开通了两段长达百余米的隧道,出入车辆皆由隧道中穿过。近年312国道改道,在新石门上方,又凿成了一条近一公里长的隧道,可见隧道于今之盛。又如现在的立体交叉桥,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拟古,现代人想到的,古人早就想到了。这种腾空式的道路,下面以钢筋混凝土立柱为支撑,路基在空间,可避免与地面争地,古栈道跨越山涧或河流的桥梁,就有这种模式,惟其材质不同而已。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过时,直到今天仍迸射着夺目的光彩。蜀道及石门石刻的研究利用,汉中也只是刚刚开始,依我看仍大有文章可做。


时代前沿:一般认为搞历史研究比较枯燥,是这样的吗?你认为,一个以蜀道研究为主要对象的学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它与做其他学问有什么不同?你的退休生活如何?
郭荣章:古今治学者,一是头脑要去浊存清,如果浊气充满头脑,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不可能搞好研究。二是在实际研究中,要乐此不疲,舍得投入。有三个阶段,第一,味同嚼蜡阶段,因我不是这个专业,属于工作所迫,就更有这个感觉。第二,有所成果、有所感悟阶段。这个阶段,身在其中不知其苦,有了津津有味的感觉。第三,废寝忘食,不知老之将至阶段。在这时不知苦累,达到了人实在的价值。三是出以公心,矢志不移。这与第一点有关,不是为了自己飞黄腾达。要有对真理的不可遏止的热爱,对真理、对既定目标的热爱,非出以公心而不能至。四要会处逆境。一般开始常有非议,有来自善意的规劝,也有来自反面的泼冷水,凡有成果之人都要学会适应。有一部分人很顺利,直到博士毕业,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一直在困难中。逆境是好事,给人的动力是很大的。站高一点看,跳出来设置障碍的人都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必为其所动。五是在方法上,不要急功近利贪走便道,要遵循科学规律,想一口吃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学术是汪洋大海,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体会不深,成就也谈不上大,这是我对搞研究、做学问的一贯看法。说到退休生活,我从很早就开始自学电脑,能够用五笔写作。也搞一点书法,则纯属自娱,虽然向我索字者也不少,大多只有纪念意义。人生的价值和乐趣在于探索,我愿意别人把我看作一个不服老的探索者。我曾为别人写过这样一幅字“奋力求索有所悟始为乐之所在”。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的苦乐观。也有再出一本书的想法,因为我现有的论文有30多万字以上。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来人,约我出版专著《川陕蜀道纪实》,当时心里很热。他们来我家看了手稿,要求我在1992年底把手稿未完部分写好。我说我当馆长,没有时间,如果能给7个月时间,可以完成。后来因出版社时间所限,我工作抽不开身,此事就搁置了。去年陕理工成立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蒙陕理工学界同仁看重,叶院长亲自到我家里邀我加盟,谈到出书事宜,答应为我出书提供方便。我说,出书为我所念,能出,你们是大作者,我是小作者,不失为一件好事。此事正在磋商中。


时代前沿:有无写作新著的打算?是否打算对汉中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郭荣章:暂无新的写作计划,原来的旧书稿能否出版,还拿不定。现时,写书难,出书也难,尤其是学术著作。如果没有天时地利,纯学术性的书肯定出不来。像我这样的老人,只能顺其自然,一切随缘。目前陕理工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汉中市汉文化研究会都已成立,我将不遗余力为这两方面的研究作出奉献,以报效桑梓。汉中博物馆是我数十年来所供职的单位,只要一息尚存,一旦馆里有事,须要参与,召之即至。
时代前沿:谢谢!祝郭老先生心情愉快,健康长寿。




热门点击榜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同城生活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5006668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