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中的汉中(二等奖)
□宁强县高寨子初级中学九(5)班:张欣妍
□指导老师:胡利娟
水火中淬炼的石门,金石里流动的历史,玉盆里的青山绿水,挡不住的开拓进取。北依南托,三圈交汇,三县建设新华夏,一江清水送北京。这里因汉水而得名,她被誉为“天汉”,名为“汉中”。殊不知,这片土地,养育了一位与她同名的巨人――“汉中”。
“汉中”大概是在始祖巨人被斩杀后才流落于此的。本来,所有的巨人都应该长眠于停止进击的地方,所有巨人都应该在始祖死后停止进击的。而“汉中”不一样,虽已将肉体献给这片土地,灵魂却没有忘记进击,她的记忆里埋藏着数万年的历史。
“汉中”涌动的灵魂呢喃道:“在我的记忆里,天空有两个月亮,一个恭送残阳,从不眷恋褪去金色的北大荒,任凭黑夜吞噬无辜的牛羊,不见人间苦长,只宿河床于黎黎钟响。”百万年前的龙岗寺遗址,最早头骨雕像出现的何家湾遗址,这是原始社会的文明。西周有段荒唐,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以烽火戏弄诸侯,失去信任落得灭亡;秦巴蜀反复争夺此地的春秋战国时期;汉王刘邦筑坛败将,张骞出使西域的西汉,凿通石门、蔡伦封侯、张鲁据汉、曹操取汉的东汉;以至三国刘备称帝,诸葛北伐,刘禅建下天下第一武侯祠;隋唐时期给这里赐名“兴云府”;创下中国历史上直隶制度先河的宋朝,抗金重镇,陆游从军写下“汉中桃花扇底风,不似江南赏桃红”的无奈;哪怕是清,燕子贬教案也为汉中地区拉开了反帝反封建的序幕;再忆近代,中共陕南特委的小河口会议,红二十九军悲歌马儿崖,汉中密约、宝汉公路、陕南战役……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社会,各朝帝王命运轮回,王朝更替,让这里战火四起,让这里衰落过也曾强盛过,可无论怎么变迁,这也是“文明”。
你再继续听她诉说的第二个月亮。“另一个归隐天亮,静看雾霭流云,日出东方,悬挂在青山的脊梁,不争不抢,呢喃着水波,唱响希望,河床的漆黑无声绽放,摘下一朵,却发觉近在眼前,伸手,触到了炽热,入目不语盛世繁华。”1949年12月6日,这片小盆地解放了,正在步入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21世纪,建立了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进入现代化社会,国土空间规划批复,汉中发展方向和重心明确。汉中将建“一核两轴三区两廊两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着力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用163幅以朱鹮为主的生态油画,大力宣传保护生态文明,注重汉中老城区,保护传承陕南传统民居,学习发扬“两汉三国”文化羌文化等传统特色乡村风貌。合理开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进行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以现代材料建设绿色食药生产基地。《文明汉中》陆续开设了道德模范展播,“厚道汉中”“文明城市创建”合集等专题报道。各种发展都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汉中实践看汉中文化传承与现代化文明建设推动中……
进击中的“汉中”正以“前进前进再前进”的状态冲刺41世纪。涌动的文明没有停止,进击的灵魂永不消散。城乡建设一体化早已实现,盆地里万丈高楼耸立,城市生态花园建设处处皆是,现代高新科技与传统文化营造的舒适生活区,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实现了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在这个小盆地里熠熠生辉。放眼望去,祖国山河,盛世无恙。
仔细回想,我就是“汉中”。我曾经将这里夷为平地,认为这里没有文明。直到我失去了进击的身体,只留下意识纵观这百万年:沧海变桑田,石燕入梁山,龙岗寺的遗韵,人面壶的神秘凝视;看汉家帝王业,煌煌汉中起,家国天下,舍身取义;那兵仙神帅,指剑天下的气魄,那英雄豪杰,急流勇退的潇洒;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定军青山祭忠魂……
谢谢您——汉中,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进击——文明的进击。致两千年前的你们:豪傑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追梦逐光的年轻人,一碗放不下的热面皮,综合创建筑新城,万年文化扬中外,汉中是进击的,汉文化是涌动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秦川汉水万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