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说茶
Published:2015-10-26 21:10:13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汉中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平原。没到过汉中,以为地处大西北,秦巴两大山系夹峙,又有汉水从中间蜿蜒流过,可能非常闭塞荒寒,其实闭塞有之,荒寒则未必。历史上,汉中绝对是一片富庶膏腴之地,在地理上属于南方,生活习惯与巴蜀一带非常接近,其中一个证据就是产茶。茶属于南方,汉中是最北的南方,处在南北地理分界线靠南的一边,出秦岭再往北走,就没有茶的踪迹了。
汉中产茶非自今日始。在古代汉中就有茶农,世代以务茶为生。汉中有茶,北方有马,在茶马贸易的年代,陕南绿茶成为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通常被国家控制,这些在正史上都有记载。到了现代,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地方政府纷纷打起茶叶牌,有条件务茶的地方,都把茶叶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茶业生产开始有了规模有了档次,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汉中茶分两大片区:汉水以南,以西乡、镇巴、南郑等县为主产区;汉水以北,以勉县、宁强为主产区。茶产区都是山区,距离汉中城区最近的茶山,少说也当在百里之遥。从发展远景看,汉中平原周边的广大山地,适合种茶的地方很多,拥有发展茶叶的巨大空间。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大家一拥而上,纷纷开发名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后来经过市场淘汰,最终形成三大名茶:秦巴雾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仔细玩味一番,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些命名无不是冲茶的叶形而来,强调的都是它的娇小和柔嫩,力求形象,美感,诗情画意。茶是美好的事物,自当让人有一个联想的空间。
清明节后某日,看着天气晴好,于是有了一次茶山之行。同去的一位老板开着私家车,还有一位高校的朋友,都是嗜茶如命的人,知道该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为一年的美好时光储藏茶叶。
我们去的这座茶山,位于勉县境内,号称万亩茶园。人言高处不胜寒,茶性喜暖湿,故而茶山一般都不高,但路途却相当遥远。我们离开平原,穿过勉县以西的广大丘陵,进入了一片看上去相当蛮荒的山区,在一座叫阜川的集镇稍事停留后继续上行。路是红泥土路,随山势曲折蜿蜒,勉强容得小车通过,两侧都是密密的灌木,许多树叫不出名字,不时听见涧中流水鸣溅,却很难看到涧水的踪迹。经过三小时车程,眼前开阔起来,一大片土木建筑出现在眼前,以为是一个行政村,其实这就是我们要造访的茶园了。
登山本是一大享受,登茶山又堪称享受之最。其他山多有宗教诉求,且往往多有艰难险阻,茶山却平易得多、纯粹得多,没有什么文化的附加,只与大自然亲近,便觉格外惬意。这里景好空气好,到处一片绿色,空气洁净到无,真是爽快极了。茶一般生长在海拔1200到1800米的山地之间,对空气的湿度、光照、土质的构成、特别是土壤的酸碱度,都有极严的要求,因而产茶的区域总是呈带状,不长则已,要长则这个纬度的山地都能生长。杂草灌木被清除了,按两米左右的间隔,长满了一畦畦的茶树,又必须修剪才肯生发新枝增加产量,也好方便采摘,这样多年下来,茶树就像是一些精心修剪的冬青,篱笆墙一样排开,一直排到山的某个地带。在采茶人踩踏的道路两旁,种植着黄花,茶畦之间的空地上,生长着一些野蒜,这些野蒜(很可能就是大蒜的祖先),通常被人工养植的大蒜,味道还要鲜美。附近的小树林里,各种鸟儿飞来飞去,一蓬一蓬的桂鹃开得正旺。别看望出去到处都是山峦,你只要顺着那些简易的公路随便走去,也许刚转过一个山嘴,往往又有茶山,拓开一片全新的风景。茶园老板是一位陈姓青年,非常精明强悍,为了经营这一片茶山,把整个家都移到了茶园——按照合同他可以经营四十年,差不多正好是这一批茶树的寿命。
名茶产量一般都很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对原料要求极为苛刻。近年南方的铁观音、普洱茶相继登陆汉中,站住了脚跟。茶当然都是好茶,但这些茶是发酵茶,采用的原料都是茶树上的大叶子,而绿茶中的极品,必得是茶树第二年刚刚生出的芽苞,有严格的以毫米计的尺寸规定,稍大一点都不行;叶芽必得是两瓣,多了也不行,还得大体匀称。稍大一点,就只能制作毛尖了;再次一点,就只能制作炒青了;比炒青再大一点,就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长老在茶树上了。茶树上那些又肥又厚、颜色很深的老叶,通常就是这样生成。茶树又不能施化肥,只能施以油渣,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渣,就只能以有机肥代替,这样出产的茶才有真味。茶之所以香,就在于它嫩芽里的养分,经过了一个漫长冬天的缓慢积蓄。可是一棵茶树的第一批萌芽能有多少呢?绿茶又极娇贵:铁观音大都可以久存,尤其普洱茶,存放越久反而越好,绿茶却以纯天然取胜,以时鲜为贵,存放时间一久,茶叶中的有机成份,便会与氧气化合,这样一来,茶香也随之散失殆尽。故而茶叶存放极讲究,要求密封好,零度恒温保存,还得留心与异味隔绝,以防串味。当年的鲜茶,饮用起来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是一种人与大自然的交谈,不光中喝,还中看。本来只是一小撮绿茶,酽汤一冲,一杯水立刻有了内容,绿中透亮,看着明亮灿烂,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而那些被氧化的陈茶,开水一冲,汤色很快变红,喝不出香味,倒有一种麻麻的苦感,总归寡淡无味,会让人一下子兴致全无,坏了心情。
一般以为,采茶的都是妙龄少女,因为只有她们才配与极柔嫩、极水灵、极高洁的茶联系在一起。据说龙井茶就妙在这里,除了那一片金不换的宝贵水土,单是采茶的工序,就足以让人想入非非:因为每一片茶叶在采摘的时候,都经过了妙龄少女的嘴唇,残留着少女的唇印。其实这只是男权社会的一种集体意淫。采茶当然以妙龄少女为佳,但我在茶山看到的采茶女,大都是一些普通的农家女,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要么由于家庭的拖累,不能到南方打工,只好到茶山采茶挣钱糊口;要么做不了大事,就来做采茶的小事。对茶山老板来说,什么人来他都欢迎,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大量的茶叶要采,茶老板正焦急地四处找人,有时候出上高价,也找不到足够的采茶人,只好骑上摩托四出动员。采茶是一个不容许任何机械加入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一点也不能将就。以定军茗眉为例,每四斤鲜叶,可炮制一斤成品。一个熟练的采茶女工,每天手不停采,充其量也只能采三斤鲜叶,报酬在四十元左右。鲜叶采集下来之后,又有一套复杂的工艺,都必须送到机械化程度很高的专业茶厂进行加工——为提升茶叶质量,地方政府近年取缔了小型茶厂,一律代之以专业化的大工业生产,不经过这些复杂的工序,以鲜叶直接冲泡,不仅喝不出茶的香,几乎不能下咽。又不巧每当采茶时令,正碰上农村栽小苗秧,各家都有一大堆紧迫的作务。茶到了火候就得采,到第二天,质量又不一样了,再长大一点,可能完全没了用处,只能眼巴巴看着它们长成老叶。进入夏天制完炒青以后,茶园封园进入休眠状态,什么茶也不能采了。如此,一座茶山每年因采摘不及而长成老叶的“名茶”,少说也以千斤计!所以每当这样的时候,茶山老板急得焦头烂额,须得像请客一样,动员大批的采茶女到茶山采茶。有了这样的教训,每一个茶老板都掌握着一个网络,记着一个长长的名单,到时候会用专车把采茶女工接到茶园,管吃管住,以便她们能够心不旁鹜,专心采茶。
这样的工作一点也不浪漫,反而十分无聊。须大家凑成一堆,一边闲话,一边慢慢做,方能打发掉那无边的寂寞。故而茶实在是寂寞的产物。在一个逐利的浮躁的年代,采茶女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无奈,都浓缩在茶里。制茶的过程是一个浓缩的过程,用茶的过程却是一种释放,正好是一种逆向的运动。这使我们多少感到几分沉重。我们去的时候,正巧看见她们成群结队,说说笑笑,每人胸前拴着一只小竹篓,在起伏的茶山的褶皱之间移动。
我们在茶山上到处走着,拍些照片。袁老板则拔了一大把小蒜,赞不绝口。中午就在茶老板那里用餐,吃的是红烧腊肉,里面佐以他采集到的一大把野蒜,其色鲜美,其味绝佳。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