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汉中时间
文章评论
最新点评
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
发表评论
您的评价
差(1) 一般(2) 好(3) 很好(4) 非常好(5)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看不清?更换一张
匿名发表 
 
文章正文
艺术是艺术家生命质量的某种转移——访艺术家陈华春先生
Published:2021-12-17 11:00:24    Text Size:【BIG】【MEDIUM】【SMALL
艺术是艺术家生命质量的某种转移
——访艺术家陈华春先生
提问/《文化汉中》小编  图片/《文化汉中》资料

【人物简介】陈华春,陕西勉县人。生于1964年。现供职于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主要从事书法,篆刻、砖刻、国画的创作与研究。发表文章800余篇。出版著作有《土斋土话》文集上下册,《宁强羌文化印谱》,《宁强羌文化画像砖谱》,《陈华春画像砖之人生乐事》,《土公巨印》,《古笔老刀》等。参加国展有《全国第四届篆刻展》,《全国第四届刻字展》,首届二届《西部书法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论文)等。代表作《土公刻佛教五百罗汉像》。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汉中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等。

《文化汉中》:你的文艺创作就我现在看到的方面而言,横跨书画、篆刻、诗歌和散文等多种领域。请问你目前在文艺各方面取得的哪些成就,而以哪个方面的成就为最大?
陈华春: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若定位为艺术家,是无所谓领域之别。基于此理,我的创作领域涉及很多方面,正如你所知道的那些门类外,我在砖刻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哪个成就最大?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若必须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砖刻。在这个领域里,从全国来看,几乎是空白。因为没有展览,没有人可交流,就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这样的创作状态更真实。虽然也有人在干,但多是偶尔为之,很难有大体量的作品问世。我利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土公砖刻佛教五百罗汉像》,一个罗汉一个造像,可以说是我这一生艺术创作的代表作,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青砖为材质的五百罗汉像,现正在寻求合作建立五百罗汉博物馆的事宜。关于涉及多领域的问题,简单说几句。我觉得人一生在不同阶段得干不同的事情,解决了书法问题,就相应出现绘画、篆刻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去学习和领会。艺无止境,不仅指某个领域内的语言无止境,更多的是指多领域之间的无止境。因此,这些年来,我涉及了书法、篆刻、国画、砖刻、写作等领域。我非常反对那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观点,厚积薄发是一个艺术家的力量体现。其实,若读读艺术史,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考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人,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书法家,或者是篆刻家,或者说是国画家,或者说诗家,只能说他们是艺术家。虽然人生有限,但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看清的方向。在艺术界那些浅薄狂妄者,多是只懂一个门类者。
《文化汉中》:为什么会是这样?你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和这些艺术门类在宁强县这一特殊地域的生长发育,与宁强这片地域有着怎样的联系?宁强的特殊性在哪里?
陈华春: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上面已经回答了。艺术并不神秘,它只是艺术家生命质量的某种转移。艺术贵通,厚积薄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立足点。我居住在宁强,生活学习受地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太大。艺术家本来就是孤独的,为什么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充实。作为一个充实的个体,是向内在行进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宁强这个地域对我而言,没有多少影响。如果换个地域,我也会固守自己的精神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在过去,码头大小,对艺术家影响很大。在当今,如果不考虑市场问题,无论在什么地域生活,对艺术家而言,不是太大的问题。若说宁强的特殊性,多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封闭性,及生活的慢节奏。从艺术上,这个地方的艺术土壤是贫瘠的。虽然在外界的人看来,比如汉中这个范围,人们总觉得宁强在书画篆刻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端,这是事实,但这个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就目前宁强艺术界的成就放在全国的范围来看,不值得一提。也就是说,差距很大。作为一个艺术家,不应该在小地域内比高低,至少应该把自己放在国内这个范围来比较。作为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的差距很大,许多方面需要努力,虚心向别人学习。我最近在公众号上推出的《土公朋友圈图片集》,在艺术界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目的是把国内的朋友们聚在一起,提供一个平台交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大一些,不要在一个小地域内坐井观天。从这个实例讲,我的艺术生活很少受到地域的影响,也很少与地域内的艺术家交流,以保证自己的创作观念不受别人的影响,说到底,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面山而居,日复一日,干点艺术之事,觉得是幸福的。
《文化汉中》:你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最喜欢哪些书画篆刻家?为什么?
陈华春: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这个问题很大。换个角度讲,就是对创作的理解。书法和篆刻首先得继承前人的传统。传统就是标准,但艺术是无标准的,因此传统与创作是两回事。这个问题复杂,我打个比方。传统就相当于我们识读汉字,创作就相当于写文章。二者之间有联系,但这是两个问题。我们许多人学习书法篆刻,止于传统,是在复古,不是创作。具体到我个人,经过三十多年的传统阶段,目前应该属于创作阶段。不同时期,对书法篆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快六十岁了,觉得书法篆刻应该是复归平淡和自然。书法追求静、古拙、浑厚。篆刻的审美应该与书法是一路的,但因篆刻相对书法而言,多了许多步骤。许多人强求印从书出,虽这个观点在篆刻史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目前而言,我认为是很不合理的,且误导许多人。篆刻的重点在刻,用刀如笔。因此,大写意篆刻,当是篆刻界的主流,这也是符合中国艺术的主流精神。同时,我在材质的选择、印色、刀具的选择上有自己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颠覆性。最喜欢的书画家是那些精通多门类者。若只从事一个门类者,其作品的格局不会大。从这个意义上,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就是我喜欢的书画家。因为他们在诗书画印方面是全才,作品提供给我的精神感受是很特殊的。虽然我不会临摹他们的作品,但他们的艺术精神值得我学习。正因为如此,我也是书画印齐修。若只懂某个门类,是不足言艺术。
《文化汉中》:你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追求?为什么?
陈华春:我也没有想到五十多岁后,开始学习国画。我很少与书法篆刻家打交道,我的朋友多是画家。他们遇到我后,几乎都提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画画?他们看到我许多的画像砖后,觉得我不画画太可惜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也觉得我有力量该画画了。于是,就开始了。因此,在国画的学习与创作上,我的起点相对较高,多是自己对国画的理解,而不是纠结于技法。觉得从事中国画创作,不必一定要严守中国画的程式化语言,多向内在求解,画出自己的思想,多研究古人对山水、花鸟、人物等思想系统的认知,而不是只研究古人怎么画的问题。如果思想问题不解决,画一辈子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在哪里?我的画立足点在于研究古人的心理和思想问题,结合了自己的长处,形成了自己强烈的风格。虽这样的创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是有意义的,是我自己的作品,不是沿袭古人的套路而欺人欺己。
《文化汉中》:我注意到你的国画作品,大量的作品都是以僧、道、神、佛、甚至是以茶、花、树、山石等物件为素材,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话,似乎可以从中国历史上那些寒山瘦水的那一派画家那里找到某种师承?
陈华春:创作与题材的关系不是太大。对僧、道、神、佛题材的涉猎,多是因为主题创作的需要。再者,自己对这些方面了解不多,需要补课。关于茶系列,因为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朋友求茶室作品,在这些方面就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而这些与艺术史上的那家那派没有关系,也无师承关系,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我的任何门类的学习与创作不是单方面的,比如砖刻,不是为了砖刻而砖刻,砖刻退一步就是篆刻。也可以做成拓片往书法方面发展,即金石题跋。也可以向画的方面发展,可以融进国画,或者版画等。从这个角度讲,也不难理解我涉及多门类的原因,也回答了不可能有明显的师承关系。若说师承,更多汲取的是无名无派的民间艺术。若只懂一个门类,就相对于只会熬稀粥就说自己是厨师一样可笑。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很讨厌书法家的字,及厨师的菜,原因大致就在这里。如若我们听到别人说取法某家,这类人基本属于混混。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没有师承关系。所谓的师承关系,多是偏重技法的继承,技法在艺术创作中是次要的。
《文化汉中》:几年前有你的几部学术与随笔专著见赠,闲时也曾细读过其中的某些章节,往往涉笔成趣,甚为喜欢。后来看你还曾涉足诗歌创作,诗思之灵动、文笔之洗炼,不在一些专业诗人之下。请介绍一下你在这方面的探索和见解。
陈华春:谈这个问题,我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成就可谈。每个人在自己的心里,都有诗歌的位置。作为局外人,我觉得无论写诗怎么写,都离不开文字的组合与想象。诗歌不是文字游戏,因此,诗歌的写作,没有必要拔高技法问题。诗歌是文字的组合,那首要要解决文字的理解问题。比如诗歌中含有“花”“山”的元素,你理解古人怎么认识“花”“山”的?古人对这些元素的思想和心理模式是怎样的?我想,要写好这些元素的诗歌,不在诗歌本身,而在诗歌以外的观念中。同样,一个画家,若不懂这些元素,同样对这样题材的创作缺少自觉与深度。一句话,不解决文字问题,是不可能写好诗歌。这里的文字,当是对文字原始意义的追寻,而不是《新华字典》可以解决的。我很想写诗,但我没有时间,这是遗憾。但若我写诗,肯定是我的诗,因为我有几十年古文字学的基础,不必去研究别人写诗的技法。
《文化汉中》:未来有何打算?时值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娱乐化的信息时代,文化日益碎片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充斥生活空间的是一种娱乐至死的稳如颓废的氛围。请问你对文艺的作用、地位及其前景有何观感?
陈华春:快退休了,这对我而言是好事情。脱离体制,会减少许多事情的干扰,可专心自己的艺术创作。随着年龄的增大,在艺术方面,会加大书画的精力投入,减少篆刻和砖刻的创作。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是很小的。文艺是孤独人干的,是个体的事业,是提高个人精神境界的事情。从事创作的前提是不需要为生计谋,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解决自身精神问题的,与别人的关系不大。若论作用、地位、前景,似乎更多涉及非艺术问题了。艺术家干的都是孤独的事情,与社会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在这里就不必多言了。
《文化汉中》:有所谓躺平一族。请问你对现代青年怎么看?有何忠告?
陈华春:当今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是青年人展露自己能力的好时代。当然,这个时代也给青年人带来了许多压力,必然会造成积极与消极的人生观,这种状况很正常。我奋斗几十年,若说经验总结,就一句话:不同时期干不同的事情。若青年时期躺平,此生就只能永远躺平。最后,感谢平台的采访!
广告位
自定内容
数据统计:
 
自定内容

汉中翼传媒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脚注信息
自定内容

汉中高端生活网         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02583号-1 电话:0916-2858738 传真:0916- 8106668 

 客服QQ1:2733041880 客服QQ2:225602527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